全省草食动物产业发展又好又快
2008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农业厅联合下发的湘发改农[2007]375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2008年8月全省品改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品改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全省品改工作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好局面,品改体系进一步健全,品改队伍进一步壮大,覆盖面及冻精推广量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全省品改工作已推广到66个县,比2007年增加了31个县。全年推广冷冻精液达到73.97万支,比去年增长31.39%。共产杂交牛39.90万头。新建县级品改中心站15个、新建乡镇基层品改点283个、推广安格斯种公牛69头。为14个市州99个县培训了275名高级品改员,全省从事草食动物品改工作的人数已逾千人。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处理粪污、统一防疫、集中饲养、集中管理、分户承担责任和受益的“三统一、二集中、一分户”的原则,在永定区的小小村建设全省首个养牛小区。
通过开展保种专题调查研究,组织现场经验交流,集中部署保种选育工作任务,进一步规范地方良种保护工作和技术操作流程,全省地方良种保种选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优良群体进一步扩大,牛羊群体的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与零世代相比,湘西黄牛一世代的初生重、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提高25.8%、8.1%、6.3%和18.8%;二世代的初生重平均提高了36.32%,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保种县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为35%、89%。11个保种县现已建成保种小区63个,发展牛保种户4994户,羊保种户386户;保护良种公牛631头,良种母牛8130头;保种良种公羊687头,良种母羊14313头。特级和一级种牛、种羊比例不断提高,效果明显。
全省各级政府把发展草食动物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措施来抓。通过积极培育草食动物繁育大户,加快品种改良,积极发展草食动物行业协会,配套出台优惠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决定,强化奶站卫生安全及乳制品质量监管,大力发展奶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秸秆养畜示范县(市、区),加快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进程,促进全省草食动物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饲养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农民养殖收入明显增加,成效显著。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省出栏肉牛316.43万头,增长4.47%;存栏牛764.54万头,增长1.94%;牛肉产量404600吨,增长8.2%;出栏肉羊1081.14万只,增长3.63%;存栏羊844.91万只,增长1.12%;羊肉产量160900吨,增长3.2%;全省奶牛存栏量达到40541头,增长4.8%;鲜奶产量87719吨,增长8.2%。全省累计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31.55万亩,改良草地保留面积162.25万亩,草地围栏42.95万亩。全省草食动物产业化建设格局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