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乡“向阳模式”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整治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中之重的民生问题,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环境整治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协调推进并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风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整治环境卫生,安乡县安康乡向阳村率先推出“向阳模式”,在全县乃至全市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领导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赞扬,得到广大媒体的广大宣传与报道,得到其他乡村纷纷效仿借鉴。自2013年实施“向阳模式”以来,村级公路更加干净整齐,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更加的整洁漂亮,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全村农村整治工作基本情况
向阳村共11个组,1324个农户,耕地面积达186.67公顷,主要种植棉花、水稻、葡萄,且水产面积33.33公顷。
1.强化组织协调,明确各项责任机制。向阳村2013年10月开始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村级组织干部党员会、村代表会选取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理事会,由理事会组织和协调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事宜,通过广播会向群众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措施,用以提高村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2.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村庄长效机制。向阳村的农村环境模式主要由理事会参与,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带头,群众参与。(1)聘用专人(1人)回收可回收的废品,主要负责主干渠、河流、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村级并与保洁员签订合同,明确工资报酬,制定了考核机制,以及奖金制度,建立了档案管理。村级为保洁员配备了所需工具(包括垃圾车、广播、称、台账以及储装可回收垃圾的仓库)。
3.加大推进力度,实施科学可持续发展措施。(1)村庄环境整治的对象主要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废品,其中不可回收的废品分为沤制和焚烧。对废品开展3个三分之一的新模式:第1个三分之一不可回收的废品用硬化池进行沤制处理,变为农用肥料;第2个三分之一不可回收废品用焚烧池的途径进行处理;第3个三分之一便是可回收的废品进行回收处理。可回收废品分为9类(废编织带袋类、包装纸盒类、饮料瓶塑料瓶类、农药塑料瓶类、废塑料膜塑料袋类、铜铁铝等金属类、书本类、有毒有害垃圾类、废胶鞋类),理事会会定期把回收的垃圾运送到收购点或者是可处理的机构,变卖的现金用于环境工作整治经费正常运转(包括保洁员的工资和添置新工具等)。(2)每个农户每年交付15元保洁费,保洁费不是直接给予,而是从农户交纳的可回收废品中扣除,如交纳的废品集中收入大于交纳的保洁费,便可到村级指定的兑换商店去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兑换时间每年组织两次,这样既可以让农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也可以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这一新型环境模式所带来的优势。
二、村庄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模式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1.提升了全村农村整体形象。向阳村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这一新模式以来,村级容貌显著改善,道路畅通且垃圾明显减少,农户门前清洁整齐,河流干净清澈。农村环境绿化程度加大,空气清新,适合宜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村庄。
2.农户环境整治主人公意识加强。经过五个多月的环境整治,群众参与率从开始的80%提高到98%,群众主动存放可回收的废品,焚烧和沤制不可回收的废品,主动清理门前的污水,积极性显著的提高。
三、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1.资金投入缺乏。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不仅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需要资金的支持。环境整治工程实施以来,这一新模式能初步保持向阳村的基本正常运转,如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环境整治工作,例如道路风景种植、科学沤制废品为有机肥料、需要更多的保洁员队伍来处理和回收废品等等,每一项都离不开资金的帮助。
2.科学合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村环境整治需要更多的知识来提升农户的知识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村级的工作,仅仅靠广播会无法达到更加清楚认识,农村大部分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区别认识不够,无法真正认识到哪些是可以焚烧、哪些是可以沤制为肥料,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是重中之重。
3.长期有效的管理模式不完善、配套设施需科学化。农村环境整治模式管理模式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简单,人员相对不足,配套设施工具不够科学化,落后的工具更加耗费人力和物力。
四、针对以上问题给与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的投入。针对资金问题,可以实行政府帮助和多方统筹、村名参与的模式,环境是大家的,美化环境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有益于我们的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能够更好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期有效科学的运行。
2.加大宣传力度。首先是提升农户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树立环境是我家的意识,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开展有效座谈以及发放科学通俗易懂的宣传册提升农户对环境的知识面,对废品分类的了解,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让农户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生活习惯。其次是加大曝光率,着重宣传村级环境改善的重要成果和途径,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举措带来的卓著成效,为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绿色健康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3.明确指定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加大与培训有素质有科学的保洁员队伍,引入科学合理且和本村庄有契合的环境整治观念、设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保洁员管理机制,工资发放报酬机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积极开展有益于老百姓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例如开展最美乡村、最美家庭、最美主妇等活动,约束个人卫生。干部带头帮扶个体,共同探索和完善环境整治新型管理模式,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有效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