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产业扶贫的小康路—摘自鼎城区点村扶贫工作队长张云华的扶贫日记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8-06-29 00:00  【字体:  

  今天是2018年6月28日,星期四,天气晴。转眼今年时间又过去了一半,但是,我们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

  我是2017年2月被选派到黄土店镇红岩嘴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的。驻村以来,感觉到扶贫工作这幅重担责任很大,没有一点松懈的地方。当初我把走访群众、听取意见作为驻村工作的第一步,通过深入调研,把“四跟四走”作为一条适合本村的产业扶贫路子,也是自己要抓的第一件重要工作。

  

  (工作队为贫困户送良种猪、送化肥等物资)

  记得在去年4月,从各个科局单位筹集2万多元资金和7吨化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以此来促生产、提效益,但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向区领导汇报,又多方筹集资金购进良种猪65头,分给28户贫困户来发展养殖,由于牲猪市场行情不稳定,赚到的利润也很有限。事后我想,在种养上没有一个管理和销售平台,对种养户来说确实有很大风险,如果能够搭建一个平台,把这些贫困户纳入进来搞订单农业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于是我和工作队员一道多方走访,发现“湖南省桂花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很有合作价值,该公司主要经营蔬菜、黑山羊、猪、土鸡、淡水养殖等农产品项目,产品主要是走高端配送,效益非常可观。了解到此情况,当时我高兴坏了,急忙找来村支部书记朱建国商量,要他一同和我们去做公司老板的工作。记得那是去年5月17日,当我们一同走进桂花湾蔬菜基地时,一片绿油油的蔬菜映入我们视野,错落有致的环境布局,形成了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乡间美景。看到这一切,心中不禁坚定了与该公司合作的信念。公司负责人段敬星热情接待了我们,当我提出将公司产品提质增效,抓标准化生产,走绿色农产品路线,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农产品,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时候,段敬星与我们一拍即合,并着手运作起来。从产地环境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申报等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后来我提议把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纳入进来,以土地流转和雇工劳务的形式带领他们脱贫致富,他当即拍下胸部“只要需要我的地方,尽我一切努力”,当即就与26个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农产品的协议。就这样“四跟四走”、“公司+基地”带动贫困户的新模式展开啦。合作主要采取两种模式,一是自营模式:公司自己种养,雇用周边贫困户务工,女工一天70元,男工一天110元。到去年底,公司一年雇工工资支出有40多万元;二是联营模式:由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组织生产。26个贫困户在自家种养,有的种菜、有的喂猪、有的养鸡、有的养鱼……,经检测合格的产品,公司以高出市场5-10%的价格进行收购。一年下来,经公司雇工和收购农产品的贫困户中,收入多的有几万元,收入最少的也在3000元以上,如谭正坤一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2017年26个贫困户在公司的带领下也顺利脱贫。

  

  (工作队、村干部陪公司负责人段敬星一同入户签协议)

  产业扶贫这条路走对之后,我们趁势而上,帮助桂花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达到了300余亩,订单协议用地800余亩,同时通过与“鸿富源”合作签订了150亩韩国牛奶玉米订单种植协议。目前与公司签订协议的贫困户有35户,还有10多户有意向想加入。由于公司发展种养业的多样性,无论男女老少,还是老弱病残可以在自家选择性的发展生产,最近又有50亩湘莲种植、10亩青蛙养殖的农户与公司签订了协议。

  

  (贫困户在公司务工场景)

  通过合理有序组织,积极协调沟通,红岩嘴村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正向逐步成熟的方向迈进,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产业脱贫的信心更足了,贫困群众也看到了希望,红岩嘴村真正筑起了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小康路”。

筑起产业扶贫的小康路—摘自鼎城区点村扶贫工作队长张云华的扶贫日记

1056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