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割过的稻桩长谷子——临武县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8-10-12 00:00  【字体:  

  再生稻就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萌发成稻穗再长一季,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合理施肥和培育,实现"让割过的稻桩长谷子"。临武县由于地处丘陵山地,农田分布较分散,水田丘块面积不大,实施农业机械化作业受到很大限制,加上种植水稻生产成本较高,产量难以提升,经济效益不乐观,因而种植双季稻面积逐年减少,粮食总产也呈现下降趋势。为寻找稳定粮食总产的有效途径,确保粮食安全,通过多方考察和借鉴,经多次试验、示范,从2016年开始推广再生稻种植,重点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改进方面下功夫,率先在三合、万水、汾市等乡镇示范推广,示范基地种植的再生稻头季和二季产量之和突破了每亩700公斤,有效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今年,全县推广再生稻种植12300亩,在武水镇尧丰村、同益村,南强镇龙安水村,舜峰镇塘下村等地建立百亩示范片,示范品种为泰优390,采取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无人机喷施病虫防治,收割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进行标准化栽培管理。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测产,示范片种植的水稻头季产量每亩552.5公斤,预计再生稻二季产量可达150公斤,实现往年种植双季稻产量水平,并且每亩可节约成本400元以上。预计2018年全县稻谷将增产150万公斤。

  明年将加大再生稻种植推广力度,计划推广种植再生稻2万亩,通过政府扶持,部门指导,示范带动作用,真正实现"让割过的稻桩长谷子"。后续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新品种选择关。选择生产能力强、抗倒伏、米质优的水稻品种;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全面实现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三是打造临武再生稻大米品牌。严格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种植,逐步实现临武再生稻产业化、品牌化。

让割过的稻桩长谷子——临武县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

1056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