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农民大学生成致富带头人
“趁着天气晴好,抓紧采摘芥菜和罗汉果,运到两广去。”连日来,东安紫溪市镇荷叶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晓辉忙着在基地指挥村民采摘和运送。进入11月份,叶塘村300亩芥菜和400亩罗汉果渐入丰产期,预计总产值300余万元。在东安,像张晓辉这样由“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成长起来的农村振兴带头人有800余名,活跃在全县乡村。
多年来,东安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全面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县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协调领导小组,设立农民大学生学费补助专项资金。
同时,东安以学员为中心,调研学习需求,优化培养计划。在信息化引领下,开辟网上“农民大学生之家”QQ群和微信群,创新开展“学校+基地+农户”的教学服务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忱和付诸实践的积极性。
2009年以来,东安共培养“农民大学生”816名,通过公开选举进入村支两委280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330人。随着“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深入推进,农民大学生在脱贫致富、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到目前,贫困村里农民大学生牵头创办农民合作社30个,发展竹筒酒厂等农村企业48家,增加贫困村收入近1500万元,带动32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