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大忠桥镇:吹响冬修水利“集结号”
连日来,祁阳县大忠桥镇利用冬修水利的大好时机,不少村组鼓足干劲大干快上,抢晴天、抓雨天,将一条条新修的水渠“镶嵌”在一块块良田里,不仅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条件。
日晖塘村位于大忠桥镇,由于地势低洼,电排水渠又长年失修,春夏一旦持续降雨,村子里900多亩稻田时常面临受涝的困境。相反,遇到旱情,农田的灌溉用水又十分匮乏,虽有良田千亩,农民却苦不堪言。
大忠桥镇日晖塘村扶贫队长刘军:这个村(自然)条件比较艰苦,下雨就是洪涝灾害,停雨就天干,这样对老百姓农作物的(生长)带来诸多不便,导致老百姓对稻田有一种放弃的想法。
该村贫困户邓吉清家中3口人,4个女儿全部外嫁,患病的老伴加上外孙,全靠他下地种田维持生计,遇上气候反常的年份,洪涝干旱地里收成不佳的时候,一家人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今年,村里新修的渠道将在年底建好投入使用,旱涝灾害的情况将一去不返,这也让种了一辈子田靠天吃饭的邓吉清,对来年春耕生产有了新的期待。
大忠桥镇日晖塘村村民邓吉清:现在渠道修好了,打开闸门(放水)就可以种田,明年我打算多种几亩田。
水利资源的短缺,导致了产业项目难以发展,长期以来,这些因素成了日晖塘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如今,随着水渠修好之后,不仅解决了困扰百姓已久的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同时对村里的产业发展也带来了诸多好处。一部分村民重新翻耕了闲置的土地,种上了蔬菜,一部分村民将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基地务工、入股等多种途径实现产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大忠桥镇日晖塘村扶贫队长刘军:我们打算将村里一部分农田流转出去承包给大户,由大户来发展产业,让老百姓通过土地分红和务工来实现增收。另外对于一些有种植、养殖意向的贫困户,我们就是产业帮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让他们实现自我造血脱贫致富,把日晖塘村建设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