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 石门“岩湾模式”为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找到一条新出路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0-08-12 15:53  【字体:  

农村垃圾如何处理?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可是,就这样的一个大题目却一直是石门那个“她”——湖南省常德市首届“最美绿色卫士”、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戴海蓉内心的纠结与牵挂。她带领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局、住建局、镇政府、村居等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几年如一日,不断探索,找专家咨询,到外地取经,下基层调研,去点村指导,探索出了一套确实可行的农村垃圾治理办法,为石门县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找到了新的出路。。

积极提交建议,争得政府重视

时光回溯。2013年元月,时任石门县住建局副局长的戴海蓉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干部,能获得如此荣誉,朋友们点赞、亲人们高兴、同行们羡慕,可戴海蓉却只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戴海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自行焚烧、随意丢弃、简易填埋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问题。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交了《关于垃圾源头分类的建议》,提出垃圾实行源头分类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必由之路。很快,获得了国家住建部城建司市容处的回复,并由此结识了垃圾处理领域的资深专家、住建部环境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环境专家刘晶昊。

建立一套集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完整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操作层面非常复杂,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案例。在刘晶昊专家的亲自指导下,戴海蓉联合县环保、住建部门,历时一年时间,完成了《石门县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管理规划》。正如刘晶昊专家所说的:“这个文本在国内是开先河的,以后其他地方要仿效,这个本子就是范本”。

在编制这个规划的过程中,戴海蓉通过广泛调研,获得了大量数据。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三次会议上,她再次分别提交了《关于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工作的建议》和《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建议》,从中提出:一是各地要科学编制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规划;二是要以农村为重点推行垃圾源头分类,建立资源回收系统;三是建立合理的税费制度,使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垃圾收运处理;四是农村垃圾处理必须无害化,破解难题的核心工作应该放在“分类减量”上,生活垃圾处理要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此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专门召开了环保专题研讨会,住建部提出开展了“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年专项行动”,常德市也颁布了《常德市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启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新局面。

深入调查研究,破题垃圾处理

围绕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戴海蓉几乎每天都在思考,除单位开会,或者需要在办公室处理公务外,一般都要到乡村走走看看,了解垃圾收集和分类等情况。正如同事们所说的:戴主任时刻讲的是垃圾如何分类,成了一个“处理垃圾迷”。

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始有很多干部群众思想不通,有人认为农村生活垃圾露天焚烧,因为地大人稀,产生的剧毒物质二噁英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还有人认为农村源头分类很麻烦,群众素质不高,工作难做。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她请进住建部的专家,召开农村垃圾处理座谈会,自己到处宣讲有害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广泛宣传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并牵头列出了农村垃圾中的有害物品名目供乡镇、村居在宣传栏中公示,提升了干部群众环保意识。

推进农村垃圾从源头上分类,关键是解决怎么分,分了怎么处置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她先后到住建部咨询专家,到长沙县、攸县、宁乡县、津市市参观考察,到全县22个乡镇街道的200多个村居走访调研,写出了《关于石门县农村垃圾治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建议》。

戴海蓉一开始就确定了“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目标,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细则》。把农村垃圾分为有机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惰性垃圾和其他垃圾五类。要求有机易腐垃圾不出户;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进村级回收站分类存放,以备转运;惰性垃圾就近填埋;其他垃圾通过村级有偿收集后进乡镇垃圾中转站,运至县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

在她的建议指导下,石门县各乡镇取缔了混收混运系统,建立了分类回收存储系统,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力度。县政府成立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办公室,县财政投入资金8703万元用于垃圾中转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建设、垃圾收集设备建设及保洁员工资,还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全县环卫运营。

亲手办点示范,面向全县推广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戴海蓉再次来到住建部,向村镇建设司的鞠博士申请在石门县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得到了鞠博士积极支持,愿意提供无偿技术服务,并且给予石门县城乡垃圾一体化转运系统项目资金350万元。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垃圾收运系统,解决当前农村垃圾无处去的问题,然后再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等精细化工作。

石门县壶瓶山镇是一个山区镇,也是一个旅游镇,距县城110公里。长期以来,这里的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戴海蓉认为这里垃圾分类具有代表性和系统性,于是,她选择壶瓶山镇大胜村作为试点村。

2015年8月,大胜村垃圾处理试点启动后,她10天半月住在村里,挨家挨户指导老百姓如何分类。起初,不少群众怕麻烦,不愿意分,她就苦口婆心的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并手把手的传授垃圾分类的方法。在她的耐心宣传和指导下,村支两委与各农户签订了责任状,并定期联系废旧物品回收公司和环卫部门为群众收垃圾、运垃圾,真正在全村形成了一个党员带头垃圾分类、群众自觉垃圾分类的良好风气。

正如石门县环保局原局长朱建业所评价的:戴代表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吃了千辛万苦,办乡村试点,自己到处跑,尽管碰了不少壁,尽管有些人不支持,但是她还是抓好了。我认为最明显的成效就是农村垃圾变少了,农村环境变好了,群众的生活观念变化了。

戴海蓉在大胜村成功试点后,撰写了《建设回收系统精细化管理——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实践探索农村垃圾治理方法》一文在住建部优秀期刊《小城镇建设》上发表,住建部村镇司领导对她提出的“从户到村到镇的垃圾分类回收运输系统”非常认可。2016年10月,戴海蓉应邀参加了住建部在浙江金华举行的全国农村垃圾分类现场会,并在会上介绍大胜村垃圾分类经验。

坚守和执着是戴海蓉不变的工作态度。2017年,她就任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以来,更是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继续监督指导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又把皂市镇岩湾村作为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进一步推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目前,全县正在全面推行“岩湾模式”,成立环境卫生自治协会,落实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方法、村组环境卫生评比奖罚办法、保洁员考核制度、垃圾出户收费标准等,广大农村面貌清洁卫生,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常德市| 石门“岩湾模式”为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找到一条新出路

133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