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 鼎城:突出“五良融合”聚焦高质高效 全力打造洞庭湖区粮食生产“新标杆”
——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农业农村典型经验(九)
前言:2025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4年度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通报表扬了70项典型经验做法,其中涉及农业农村领域的典型案例15项。厅办公室会同相关处室整理汇编,形成《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农业农村典型经验汇编》,以资借鉴。
区域共进行动方面——
鼎城区是湖南省产粮大区。2024年,鼎城着力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高效发展,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1.99万亩,总产66.58万吨,平均单产438.05公斤/亩,实现了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
突出“五良”融合,靶向发力提单产。科学选植良种。全面推广“早专晚优”种植模式,形成了品种搭配更合理、粮食产量有保障、水稻品质更优良的生产格局。集成推广良法。全面推广集中育秧、合理密植、统防统治、机插机抛等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建设工厂化集中育秧大棚3.8万平米,机插机抛面积达14万亩,早稻移栽密度保持在亩均2.2万蔸以上,晚稻移栽密度保持在亩均2万蔸以上。精心建设良田。扎实抓好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改革,建成高标准农田87.88万亩,全区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83.05%。高度重视绿肥生产,绿肥种植面积达11万亩,有效提升耕地地力。全面装备良机。建成“鼎城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全区水稻耕种收各环节农机保有量居全省第一、综合机械化率达91.7%。精准应用良制。各项涉农政策精准实施,稳粮安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价格、补贴、保险、收储等保障政策,发放各类种粮补贴资金1.7亿元,水稻承包面积90%。
聚力“五抓”统筹,稳健施策保面积。抓示范引领。大力实施粮食生产“1511”工程,坚持区、乡、村三级书记带头领办,2024年共打造100亩以上示范片323个。抓包联指导。实行区级领导包联乡镇(街道)、区直单位包联村(社区)、镇村干部包联种粮大户“三级包联”模式。抓任务落实。把粮食生产面积、产量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重点工作绩效评价指标,确保省市下达粮食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抓“两非”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全年查处问题图斑53个、面积643.61亩。抓“压单扩双”。坚持“宜双则双”“应种尽种”,对“宜双未双”“应种不种”现象多发的乡镇主职诫勉问责。2024年种植双季稻124.71万亩,粮食复种指数达82.05%。
夯实“五优”配套,强基延链增效益。培优农民素质。建成全省首家县级乡村振兴学校,培训高素质农民960人次。扶优经营主体。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水稻种植和农机合作社341家、水稻种植家庭农场2625家、种粮大户5684户。择优科技创新。建成省级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创优农业品牌。建成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全区粮食类“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22个,“常德香米”“常德米粉”获国家地标产品认证。做优延链增效。打造“安全链”,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合格率达100%,连续22年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延伸“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达500家,粮食加工年产值96.6亿元。提升“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