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 赫山区: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清溪模式”
——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农业农村典型经验(十)
前言:2025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4年度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通报表扬了70项典型经验做法,其中涉及农业农村领域的典型案例15项。厅办公室会同相关处室整理汇编,形成《省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农业农村典型经验汇编》,以资借鉴。
区域共进行动方面——
清溪村地处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被誉为“山乡巨变第一村”。近年来,清溪村立足本地文脉资源、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三塑三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新篇章。
坚持文化“塑魂”,培树文旅融合新标杆。建好“标志性”文化项目。运用市场化机制,高标准建设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收集入藏签名版图书近7万册;推出中国当代作家文学成就展,建成21家清溪书屋,形成全国唯一以当代著名作家冠名的书屋群落;建设国版链文化产权(益阳)综合服务基地,打造辐射中南六省的文学版权交易中心。办好“沉浸式”文学活动。举办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和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等系列活动,常态化邀请名家名人前来清溪开展采风创作、文学沙龙、新书签售等活动。搭好“多元化”融合平台。清溪村已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游客人数突破120万,吸引400多名“新农人”“土专家”返乡创业。
坚持产业“塑根”,培育乡村发展新引擎。强化科技驱动。与湖南师大刘少军院士团队合作,建设鱼苗繁育基地40亩、垂钓基地100亩、稻鱼种养示范基地1050亩;与官春云院士团队合作,建设千亩高油酸油菜与水稻轮作示范基地,聚力打造“国联水产小龙虾”“合方鲫”“清溪高油酸油菜”等农产品品牌。强化数字带动。在总面积3000余亩的“清溪智慧生态农场”,可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管理、远程投料;在“水稻+生态种养”无人农场,建设虫情灯、气象站、土壤墒情仪、水位仪等田间智慧管理系统,远程控制进、排水阀开关,实现智能管理;在智能农机管理平台,实现农机无人作业、远程操作,推进耕、种、管、收各环节数字化。强化项目推动。做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联水产的小龙虾及水产品加工项目,冷藏库储藏能力达15000吨,建成2个生产车间、6条小龙虾生产线,年销售收入5.6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
坚持治理“塑形”,培植和美乡村新形象。清溪村不断加强乡村建设和村民服务,以现代化治理手段,塑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形象。筑牢“组织网”。创新“党建+治理”机制,推行村级集体事务由“村民提议、村委审议、代表决议、小组实施、村务监督”的“五步工作法”,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村级自治。织密“服务网”。近年来,共完成乡村道路硬化58公里,安装路灯78盏,改厕1017座,完成2100米溪流整治和278户村民污水处理,完善垃圾收转运系统,美化村舍458座,拆除和改造棚屋300余栋。扎紧“安全网”。建设900多个摄像头,并与雪亮工程、天网工程融合,村民通过手机民情直通车就可反映诉求,做到治安巡逻全天候、治安防控全覆盖、服务管理全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