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 郴州“赏花经济”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5-04-10 09:11  【字体:  

春日郴州,百花竞放。从安仁的油菜花海到临武的十里桃林,从桂阳的樱花浪漫到郴江河畔的梦幻花田,一场场以花为媒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正在展开。近年来,郴州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底蕴,将“赏花经济”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花海引流—消费增收—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郴州正以“赏花经济”为笔,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

以花为媒,激活乡村旅游新动能

每年春季,郴州的赏花地图便徐徐展开。在临武县,2025年桃花旅游节暨青年联谊交友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游客前来打卡。当地通过“桃花+文旅”模式,将桃花风筝节、桃花露营节和桃花音乐节与青年联谊活动相结合,汉服秀、摄影大赛、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同步“上映”,赋予传统赏花活动新的社交属性,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

春节期间,桂阳县樱花园千亩樱花迎春绽放,犹如一片红色花海,每天吸引上千游客前来踏春赏花,感受春天的气息。粉色的小火车、休闲椅、未来驿站、爱情长廊……让人沉浸在别样的浪漫情怀中。当地农户依托“赏花经济”,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销售,让“赏花游”变成“消费游”。

宜章县一六镇通过“温泉+康养+赏花”模式举办油菜花节,将“宜章夜故事”引入百亩油菜花海,对周边村庄墙面制作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主题的墙绘,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出奇妙火花,形成“花海观览—主题墙绘—温泉体验”的特色路线,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汝城县大坪镇的油菜花、苏仙区高椅岭的樱花、资兴市白廊镇的桃花、桂阳县农科所的粉黛乱子草……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赏花品牌,形成了“一县一特色、一镇一景观”的格局。

农旅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单纯的赏花游季节性较强,如何让“花期”变“财期”?郴州各地积极探索“赏花+”模式,推动产业融合,提升经济效益。

在临武县,桃花节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还是农产品展销的平台。当地农户将自产的蜂蜜、茶油、糍粑等特色农产品搬到活动现场,当地还打造了汉服租赁、文创旅拍、果树认购等消费新场景,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拥有更丰富的旅游体验。

在宜章县第三届油菜花节期间,该县供销社组织16家本土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携乡间土货集中亮相,为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搭建桥梁。从2023年开始,该县杨梅山镇通过每年举办油菜花节,吸引了约20万名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农副产品销售1200多万元。

“油菜已成为红星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2024年全村仅油菜收入就达180万元。”安仁县红星村党支部书记陈石德介绍,以前种油菜只是为了榨油,现在通过“油菜花+”的模式,带动农副产品销售,大大提高了油菜的经济价值,实现了“一田多收”。

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

我市在推动“赏花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苏仙区高椅岭景区将樱花与茶园相结合,与丹霞地貌交相辉映,形成“茶绿樱红”的壮丽景观;安仁县则通过“油菜花+稻田艺术”的模式,将稻田公园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业公园”;北湖区枝青民宿按季节将油菜花、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在庭院,让游客“食在民间、宿在花间”。

“赏花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临武县推出桃花酿、桃花酥等特色产品;安仁县则结合花海旅游,推广生态大米、蜂蜜等农产品,形成“种植—观光—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桂阳县樱花盛开时,园内美食文创市集也备受游客青睐,樱花饼、樱花手镯、樱花挂件、樱花元素汉服……以樱花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文创礼品丰富多样,并打造了“春看樱花,夏闻荷香,秋赏粉黛,冬观枫红”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我们要让郴州的‘花海’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赏花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赏花经济”向“四季经济”升级,让美丽乡村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沃土。

春潮涌动,花海如歌。郴州的“赏花经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朵绽放的鲜花,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郴州市| 郴州“赏花经济”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3363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