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 郴州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立案查处17起
4月8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3月31日,我市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中成效显著。全市已累计立案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案件17起,累计罚款金额达4.9万元,查扣的不合格农资产品重达2.2吨,成功为农民群众挽回了65.2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为全力保障我市春耕备耕工作,稳固农业生产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基石,自今年1月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向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亮剑,以铁腕执法守护农民的“钱袋子”,呵护田间的“希望种子”。
近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对郴州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仓库进行检查时,敏锐地发现了一批由山东万豪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源黄腐酸钾”肥料存在问题。经细致查询,该肥料登记批准的适用作物仅为小白菜,然而其产品标签上标注的适用作物范围却扩大到了小白菜、各种果菜类、叶菜类、果树类及根茎类作物,明显与登记批准的标签内容不符。执法人员当即认定该肥料属于擅自修改已登记批准标签内容的产品,并迅速对该案进行了立案查处。最终,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给予该公司警告,没收违法所得900元,并处810元的罚款。
郴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刘旭东介绍,在此次专项治理行动中,我市积极探索创新执法模式,通过采取上下联动、检打联动的方式,织密织牢农资监管网络,对农资生产、供应、销售各个环节的执法监管力度进行全方位强化。对于任何涉及农资的违法行为,始终秉持“零容忍”原则,坚持露头就打、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与此同时,为了更广泛地收集违法线索,我市还积极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高效查处的工作机制,有效防范了农资领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发生。
刘旭东表示,我市将持续保持对农资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以强有力的执法威慑力,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郴州市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