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 “新铺经验”助推石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石门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北茶南橘”战略,新铺镇奋勇当先,紧扣“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发展主线,聚焦柑橘产业全链升级,年实现鲜果产量1.81万吨、产值5430万元,培育4个千万级产业强村,建成3类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柑橘产业“政府搭台、基地示范、企业联动、农户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铺经验”。
锚定战略定位,构建产业升级新格局
立足“县域农业转型示范镇”定位,该镇建成柑橘种植基地1.86万亩,覆盖23个村居,构建“早熟蜜橘+脐橙+特色改良”“三足鼎立”布局。瞄准“规模连片、科技赋能、多元增效”发展方向,统筹整合涉农资金620万元,重点打造中河铺村、黄溪峪村、永兴桥村等核心产区,形成“两核三带多点”产业矩阵。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三级联动模式,培育专业合作社32家,建设冷链仓储7座,实现年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8%。
聚焦示范引领,打造基地建设新标杆
投资实施“优品迭代攻坚行动”,建成龙家坪村150亩金秋砂糖橘品改示范园,引进脱毒苗木3.2万株;打造黄溪峪村50亩兴津早熟蜜橘示范基地,推广“宽行起垄”栽培技术,成熟期较传统品种更早,附加值更高,增效明显。通过现场观摩会、技术包联机制,带动周边12个村完成品改1800亩;在永兴桥村建成800亩脐橙绿色种植样板区,创新“三叶草/苕子生草栽培+生物防治”生态模式:通过间作抗旱保墒的三叶草/苕子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0%,农药使用量下降1.5%;联合湘佳牧业建立“绿色种养循环”体系,年消纳鸡粪肥1.2万吨,在金溪桔橙专业合作社建成石门县首个有机肥示范园。该基地脐橙糖度达14.5%以上,荣获“绿色食品认证”;投资建设中河铺村1000亩智慧柑橘园,集成物联网监测、无人机植保、气象预警三大系统,实现墒情监测、精准施肥等10项功能数字化管理。创新“云上橘园”管理模式,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果树生长数据,使人工成本降低60%,优果率提升至72%。该基地成为县级数字农业观摩点。
强化创新驱动,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组建由12名农技专家构成的“柑橘管家”服务队,开展“四季四课”专项培训38场次。创新推广“三疏两改”修剪法(疏密枝、疏弱枝、疏病枝,改树形、改光照),使单果均重增加25克。中河铺村发明的“三叶草覆盖控草法”入选《柑橘生态种植十大创新技术》;实施“双品牌驱动”战略:“金溪桔橙”“樱花溪六眼泉”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建立二维码溯源系统;打入北上广高端商超。创新“镇长代言+网红带货”营销模式,联合京东开展“橙香石门”直播季,线上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与湘佳橘友共建产业联盟,延伸产业链,附加值提升3.2倍;建设黄溪峪村柑橘主题文化长廊,打造“春赏花、夏研学、秋采摘、冬加工”全季产业链,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创新“共享橘园”认养模式,吸引65组城市家庭参与,带动周边农家乐增收210万元。
“新铺经验”实践表明:基地建设是产业升级的“牛鼻子”,必须坚持“示范先行、科技赋能、模式创新”三位一体发展路径。2025年将重点实施“三大攻坚行动”:持续坚持推进柑橘品改,以基地、示范园、主题文化长廊建设为抓手;推进1.86万亩全域绿色认证,打造有机柑橘销售基地;深化与湘佳橘友产学研销合作;力争综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石门橘人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擦亮柑橘产业“金字招牌”,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经验!
一审:刘 强
二审:高柳枝
三审:罗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