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 郴州市创新推出“保险+”机制为高标准农田保驾护航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5-06-26 10:21  【字体: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期如何管护?管护资金不足难题如何破解?郴州市创新推出“保险+”管护新模式。在桂阳、宜章两县率先试点“保险+监理+建设+管护”四位一体机制,通过引入商业保险为农田质量托底。该机制以保险合同为纽带,明确划分保险公司、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管护主体四方责任。保险公司主动介入风险防控,监理单位严格把关施工质量,建设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最终形成质量共管、风险共担的闭环管理体系,有效缓解了后期管护资金压力。

“传统质保金制度存在监管空窗期,现在通过保险机制将风险防控前置。”宜章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邓军亮介绍。2024年,这项创新机制在宜章县再度升级,该县农业农村局与人保财险宜章支公司签订《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协议》,由项目承建方全额承担保费,保险期延长至工程质量保修期满后5年,实现质量风险从建设到管护的全周期覆盖。宜章县黄沙镇堡城村高标准农田项目有一两处因过水管太薄出现下陷,保险公司赔付13万多元用于修复。“这个很好哩,发现问题也不愁没钱修了。”村民杜保华说。

工程质量保险主要针对的是非自然灾害导致的质量缺陷保险。从今年初开始,根据省里统一部署,郴州市将在原有工程质量保险的基础上,新增巨灾保险试点,与工程质量保险互为补充。巨灾高标准农田保险保费为0.5元/亩,提供1500元/亩的风险保障,单次事故赔付限额为1000万元。对因灾损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保险公司在保额内进行理赔和赔款拨付,将切实增强高标准农田项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郴州市现有高标准农田302.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2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94%。从传统质保金到工程质量险,再到“质量+灾害”的双重保险体系,郴州市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逐步完善,为粮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一审:姚志祥

二审:高柳枝

三审:罗  敏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郴州市| 郴州市创新推出“保险+”机制为高标准农田保驾护航

3372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