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 桃源县“古法新酿” 激活酸化耕地“再生”密码
7月8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湖湘耕地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课题组、“桃源耕梦,乡土育禾”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湖南省桃源县高桥社区千亩示范片,实地探访当地“古法新酿”酸化耕地治理模式。团队与桃源县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陈志军、种粮大户乐在福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揭开这片酸化土地的“再生”密码。
调研过程中,陈志军向大家介绍,桃源县耕地过去长期受到土地酸化、地力降低等问题的困扰。针对这些情况,当地积极探寻治理路径,形成“古法新酿”特色模式:一方面,传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生石灰施用等土壤改良古法;另一方面,融合智能监测、土壤检测、机械化作业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该治理模式,桃源县推动了耕地质量与粮食产能双提升。
课题组和实践团成员参观酸化耕地治理千亩示范片
课题组和实践团指导老师文浩咨询土地酸化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队切身感受到“古法新酿”在酸化耕地治理中的实践效能与独特价值。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耕地保护开辟了新路径,更激活了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生命力,对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审:黄贤理
二审:高柳枝
三审:罗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