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神奇而古老的作物,在距今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陕西出土文物中,就发现有碳化油菜种子(俗称芥籽)。历经了单纯蔬用到油用再到其它多种用途的漫长历史演变后,油菜逐步发展为种植区域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沿海各省、西抵青藏高原的大宗油料作物,为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地理气候多样的国家提供了50%左右的自产食用植物油源。我国油菜生产面积一直稳定在1亿亩,是世界种植面积最大、总产菜籽最多的国家。尤其是近30年来,大力推进 “双低”油菜的品种更新,大幅度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菜籽油已成为营养均衡、口感良好、价廉物美的健康食用油。因此,油菜产业能否稳定发展,既情系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又事关国家食用植物油供给安全的大局。 随着WTO的实施进程及农产品贸易保护的逐步放开,中国油料作物生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2012年以来,进口菜籽的到港价甚至低于国内收购价,直接打破了国内油菜生产的宁静格局,大量的大豆油及菜籽产品的进口已使国内植物油对进口的依存度达60%以上,油菜即将成为继大豆之后深受国际市场冲击的岌岌可危的作物之一。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效益降低,导致全国油菜生产面积明显下滑,拉响了我国又一农作物可持续发展的警钟。
湖南是全国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现1700万亩以上)。“双低”品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杂交品种的应用度达到80%以上,二项指标均领先于全国。而且湖南油菜科研一直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培育的优良品种“沣油系列、湘油系列”均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普及率最高的极具有影响力的品种,对全国油菜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但目前油菜生产面积下滑、菜籽品质下降的趋势已初露端倪。
油菜是我省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农作物,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对湖南省的整体农业布局也有着特殊的意义:①油菜作为我省不与粮食争地的主要冬季作物,成就了以多熟制为特色的农业生产;②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能提高温光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③油菜是良好的用地养地作物,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有效地促进后季作物增产增收,符合新时期绿色高效生产的农业发展需求;④基于压榨油中无重金属积累,油菜是镉污染农田最好的替代种植作物;⑤油菜可带动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湖南特有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条件优势,赋予了我省保护油菜生产、维护食用植物油生产安全、振兴油菜发展的历史使命。
为保护和促进我省油菜产业持续发展,我们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顶层设计,科学制定符合我省省情的油料作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湖南省优质杂交油菜主导产区,提出支持油菜全产业链项目清单与措施;加大涉农资金对油菜生产尤其是主产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督促产油大县等补贴资金切实用于拉动和鼓励油料作物生产。
二、建立产业技术体系。整合从资源创新、新品种选育、农机研制、技术推广以及产品加工等领域专家,建立湖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服务油菜全产业链,解决产业的技术难题。目前湖南省水稻、棉花、蔬菜等6大类作物已建立了相应的产业技术体系,油菜作为我省的第二大作物,更有必要发挥产业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参照水稻奖励办法,对油菜种植大户或合作化组织实行政策倾斜,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从而更好地促进油菜轻简栽培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油菜生产效率与效益。同时,建议将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特别是小型耕、整地机械以及榨油机列入农机补贴目录,以扶持产地初加工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
四、完善油菜品种市场准入体系。2016年根据种子法修改版,油菜已退出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体系,目前非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湖南作为全国油菜生产面积最大的省份,建立“双低”优质油菜种子湖南市场准入体系,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护我省油菜籽的品质。
关于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613号提案的答复
湘农业提字〔2017〕34号B类
科协界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保护和提升我省油菜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油菜是我省重要的秋冬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900万亩,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对于保障我省油料生产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提案中您对我省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重要性概括准确,所提的建议针对性强,为我省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一、关于提案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近年,我省积极实施油菜“西进南下”战略,大力发展湘南三熟制油菜生产和大湘西一季稻区油菜生产,有效稳定和扩大了全省油菜生产面积。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油菜示范和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水旱轮作模式示范资金、中央财政油料大县奖励资金等专项均用于油菜生产和技术示范,在政策上对油菜生产予以倾斜,省财政连续6年每年安排300-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双季稻区早熟油菜品种选育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攻关。2017年3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明确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6月,省农委已向省政府建议,在《湖南省“两区”划定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开展油菜保护区试点,2018-2019年完成我省1500万亩油菜保护区划定工作,并配套政策支持。
二、关于提案建议 “建立产业技术体系”
我省自2010年以来相继启动了水稻、牲猪、柑桔、旱粮、棉花等七个产业体系,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我省官春云院士领衔的科技攻关研发团队,对我省油菜产业技术支撑力度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省产业体系建设的经验,如能建立油菜产业技术体系, 明确体系重点任务、基础任务和应急任务,将能够达到生产技术针对性强、攻关研究高效协调、应急措施及时有效的目的。我委将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及省财政厅的支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力争尽快构建我省功能完善、组织高效的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为我省油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关于提案建议“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省委省政府及市县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生产,支持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进行油菜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或提供社会化服务,整合项目资金用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油菜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产品初加工等环节,大幅度提高了我省油菜生产效率与效益。下一步,省农委将积极向省政府、省财政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扶持从事油菜生产的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和产地初加工合作社,提高我省油菜生产产业化水平。同时,向省政府、省财政建议,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四、关于提案建议“完善油菜品种市场准入体系”
省农委一直支持和鼓励有基础、有实力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进行新品种登记,注重油菜等非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管理。下一步,省农委将根据农业部油菜品种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油菜品种管理,组织开展油菜生产性试验示范,引导农民选用适应性高产优质品种,同时联合省工商局等部门,及时掌握种子市场动态,适时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及坑农害农行为,净化油菜品种市场空间。
感谢你们对全省油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们将在继续做好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与有关部门一起,积极研究探索扶持政策,并及时完善落实好相关的政策措施,希望您一如既往的给予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2017年9月19日
(联系单位:省农委粮油处;联系电话:0731-8442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