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230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8-06-11 00:00  【字体:  

湘农业提字〔201824号A类

                      

卢玉恩等3名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质量兴农融合发展提案》(第0230号)的提案收悉。现就你们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农业质量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点146个、国控监测点14个,在洞庭湖区7个县实施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在长株潭地区和湘江流域7个县市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272万亩;对3.2万个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进行改造,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69%;深入推进农药化肥 “零增长”行动,2017年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2000万亩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1200万亩,应用“十大”农药减量技术,全省农药减量4.9%,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00万亩以上,恢复种植绿肥逾1000万亩。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洞庭湖区农机化提升等重大工程育成农作物新品种80多个,研创和集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余项高档优质稻发展到1026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到4000多万亩;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47%,创建特色养殖产业园76个农产品加工产值1.5万亿元,跻身全国七强,加工业产值与农业原值之比提高到2.3:1认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30个,推广稻田综合种养320万亩。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品牌建设方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并延伸到村的监管网络,101个市县农产品质检使用,全面推进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站306个,支持43个县市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去年立案查处931起,长沙市查办生猪私屠滥宰案件63起刑拘15人;建立推行19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强化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省农委每年实施监督检测逾1万批次,全省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制定农业技术规程(规范)和地方标准2700余项,支持常德、怀化、永州整建制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菜茶果标准园2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830多个,全省标准化种植达4000万亩;至2017年底,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突破3500个,其中绿色食品1213个、有机食品20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4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167件、“中国名牌产品”41件、“省著名商标”436件、“湖南名牌农产品”97件,农产品品牌影响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作出实施乡村振兴和质量兴农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省农委确定2018年为全省农业质量年,部署开展“十大行动”。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六大强农行动”的部署安排,并充分汲纳本提案建议,重点推动、务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品牌强农。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并给予财政支持。2018年继续支持“安化黑茶”品牌打造,重点支持资源整合打造红茶、茶油品牌。按照“一县一特”、“几县一特”品牌建设思路,引导发展“高端、小众”特色农业,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对评为全省“十大农业特色品牌”给予适当奖励。支持同行业、同产品的企业兼并重组,打造农业企业品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对股改挂牌上市的涉农企业实行财政补助政策。

  二是大力推进特色强农。围绕品牌打造,大力建设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示范片),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围绕粮食、油料等十大主导产业链建设,支持创建1000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择优创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00户家庭农(林)场示范场建设,实行财政支持政策。

  三是大力推进质量强农。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至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提高到40%以上、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60%以上,基本建成兽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至2020年全省标准化种植规模达7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分别达80%以上。推进市县乡三级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支持农产品质检机构“双认证”,实施基层监管检测人员第二次轮训,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立农产品、农资产品追溯和信用体系,今年完成省级平台开发,同步开展追溯试点,力争三年内覆盖全省。严格农兽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强巡查监督和质量监测,落实生产记录、自律检测、包装标识、质量追溯、召回处置等制度,强化准出准入管理衔接。全省“三品一标”认证发展到4000以上,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是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实施“十大农业企业品牌”培育计划,积极开展省级龙头企业认定,支持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实施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湖南优质粮油”工程,积极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对规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施财政补助政策。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教育、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鼓励发展智慧乡村游,培育农田艺术景观等创意农业及农业疗养、森林康养等新产业。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县市整体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试点,鼓励创建国家级农村三产融合先导区,实施农业强镇行动。

  五是大力推进科技强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高新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对涉农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给予政策支持。加强研发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农机农艺轻简化栽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精深加工与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高效生态技术。支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基层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帮办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支持开展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招募科技服务团队带动10000名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整省示范工程”建设,3年内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加快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六是大力推进开放强农。积极推进农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鼓励优秀农业企业、优质农产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施国家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实施湘南地区供粤港澳蔬菜、生猪重点县建设工程,大力推进涉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完善支持政策、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农产品企业参与会展、展销、节会等活动。办好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等展会提质,推进在阜外建设湖南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积极推动“湘品出湘”。支持利用香港美食节、湖南东南亚展示展销周、美国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俄罗斯“湘品入俄”展销中心等平台,扩大特色优势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

  再次感谢委员们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今后对全省质量兴农强农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2018年6月8日    

                             

  (联系单位: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联系电话:0731-84432199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230号提案的答复

1056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