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业提字〔2018〕15号A类
曾福生委员:
您提出《以产业兴旺促湖南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若干建议》(第0493号)的提案收悉。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湘政发〔2018〕3号),全省各级各部门正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措施正有序推进。您提出的“做好顶层设计、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深化农村改革和健全政策支持体系”这些对策建议非常好,很多工作我们已经组织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吸收采纳,推动落实。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的建议。一是编制《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8月1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以产业兴旺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强农”行动,推进“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建设“四带八片五十六个”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挖掘促进农业产业兴旺的新动能。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抓好农村房屋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把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作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紧迫课题,把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农村水、电、路、气、讯、物流等建设全面提速。该规划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 明确了目标任务,部署了重大行动,是今后5年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的基本遵循。二是印发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湘政发〔2018〕3号。湘政发〔2018〕3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创业服务体系、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等“四大支撑体系”,搭建农业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现代农机服务平台等“三大公共服务平台”。省政府3号文件措施实、力度大、含金量高,是我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工作总抓手。
二、关于“实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省委高规模召开全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明确要求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重点,统筹推进治垃圾、治污水、治厕所、治违建、治陋习,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四好农村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光纤入户”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二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力度。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农业部的职责,国家发改委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我省机构改革在进行中,统筹整合专项资金,加强农业农村基本建设。
三、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建议。一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确权登记数据信息化管理和综合应用。健全县、乡、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推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生产托管、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发展与生产经营主体能力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承包地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探索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财产权入股发展农宅合作社。三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力争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并把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科学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保县域范围内相关政策基本一致。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每个成员。四是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清理规范涉农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提升审批效率。加强农村市场规范整顿,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将村级服务场所打造成集党务、政务、村务、商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关于“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一是在财政支持方面。省财政厅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渠道不变、统筹整合;集中财力、用法优化;职能对口、各负其责”等原则,筹措安排资金20余亿元,扶持内容涵盖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农业企业品牌(企业股改)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农业产业集聚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林)场扶持等内容。二是在人才支撑方面。推动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发展,通过招募科技服务带动10000名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平台,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千名优秀农民境外培训计划,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境内境外培训齐头并进,实实在在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三是在金融支持方面。鼓励银行、担保、保险围绕品牌打造等联合开发“财银保”、“惠农担”等系列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各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发放订单质押、信用联保贷款。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省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长沙中支、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银监局、省证监局、省保监局等8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支持农村水利工程、生产排污处理、宜居乡村、“秀美林场”、集中供水和电网改造升级等农业项目建设。四是在农业补贴方面。省财政出台《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构建农业绿色生态补贴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突出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快完善种粮财政奖补机制,完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推动我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2018年8月1日
(联系单位: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发展计划处,联系电话:0731-8978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