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36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9-08-07 10:30 【字体:大 中 小】
张龚代表:
您提出的第1636号《关于发展现代种业助力产业兴旺的建议》收悉。现就您提出的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种业工作,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您提出的“发展现代种业助力产业兴旺”是当前我省种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工作,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种业的发展。一是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我省杂交稻制种产业稳步发展,建有国家级基地市县9个,杂交水稻常年制种面积35万亩左右,生产杂交水稻种子7500万公斤,除满足本省粮食生产需求外,常年外销良种3500万公斤左右。以“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精准对接模式建立一批“制种产业园”,隆平高科、希望种业、利诚种业、永益农业分别在绥宁县、靖州县、洪江市、武冈市启动园区建设;采取“公司+大户+土地流转+制种保险”模式,以企业为主导,以合作社为主体,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稳定发展杂交稻制种。农业农村部已认定邵阳市、湘西州、洪江市、邵东县分别为西甜瓜、柑橘、中药材区域性良繁基地。我省良繁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开展繁育技术攻关。湖南农业大学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预警灾害天气,规避制种风险;长沙市组建杂交水稻制种创新技术联盟,开展“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项目,构建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希望种业研发出“小粒型”杂交稻种,组织父母本同播、混播等轻简制种技术联合攻关,降低生产成本;衡南县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山东寿光育苗技术,年产辣椒、西甜瓜等种苗300万株。三是建立风险分散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制种保险制度,在中央财政补贴制种保费40%的基础上,省财政补贴了30%,县财政也开展了保险补贴。2018年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共投保26.69万亩,全年制种受灾面积4.4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485.7万元,赔付金额2257.9万元。四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我省统一组织47家南繁单位共投资4.87亿元,建设“湖南省南繁科研育种园(陵水)”,集中流转土地2000亩,开展南繁科研育种工作。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科企合作,设立奖补专项,推动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流向企业。涌现一批企业自主研发机构,亚华种业科学院成为全国商业化育种典范;2018年隆平高科71 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审,占全国的 24.5%;2018年省审水稻品种中由企业选育的占比95.8%。五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行业布局,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今年省级发证企业减少至46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6家。全省种业企业数量不及全国的2%,但AAA级企业(24家)占全国的20.2%,全国水稻种业前20强中,我省占5家,隆平高科综合实力居全国种业首位,提前3年进入世界种业十强,位列第八。
我省未来5年将按照打造千亿重点农业产业要求,深入实施“品种、品质、品牌”战略,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政策支持等体系,加快推进种业提质增效,以种业兴旺促进产业兴旺。一是开展优势特色作物商业化育种攻关,打造绿色种业。创制绿色优异新种质,组织优势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共同搭建种质资源鉴定创新平台、分子检测平台,鉴定、挖掘、创制一批绿色优质新种质。建立商业化育种机制,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中心,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30个左右科研育种站。开辟与绿色优质品种相适应的审定、登记、保护快速通道。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开展绿色优质品种展示示范与安全评价,加快绿色优质品种推广。二是建设区域性优势良种生产基地,打造质量种业。争取国家认定我省两系杂交稻优势基地、区域性优势良种繁育基地、优势特色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并给予常态化补贴,高标准规划建设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对于杂交水稻,在8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基础上,认定省级制种大县,建立50个左右制种产业园,将杂交稻制种全部纳入农业保险,规避生产风险。对于柑橘、茶叶、西甜瓜等区域性大宗作物,每类作物建设2~4个区域性良繁基地。对于蔬菜、中药材等其他优势特色作物,根据“一县一特”产业布局实际,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种苗繁育基地。三是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做优做专做强,打造品牌种业。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投资合作等方式,向产业上下游整合优势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延伸产业服务链,实现“种子+农业服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水稻等强优企业集团和柑橘、茶叶等特色种苗骨干企业,支持种苗企业做大做专。推动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科技资源整合和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建设现代化基地、改进种子加工工艺,推动研发、生产、推广等全产业链升级。鼓励企业与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以技术、资本为纽带开展合作,拓展服务领域,发展乡村产业。四是建立现代化种业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安全种业。构建我省优势作物品种标准样品指纹图谱库,强化DNA快速检测技术在品种保护、审定、登记中的应用,严厉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等违法行为,保护科研育种原始创新。培育品种测试、种子检验、质量认证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完善种子质量与检测标准,增加种子活力等检测指标,提升种子种苗质量。建立种子全程可追溯、质量可追踪机制和企业“红黑名单”制度,强化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营造扬优惩劣市场氛围。实施管理服务提升工程,构建理念先进、职能明确、制度健全、手段先进、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产业监管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种,以“种业安全”保障“产业安全”。
洪江市201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柑橘)良种繁育基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首轮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奖励洪江市3000万元,国家暂未对柑橘区域性良繁基地启动奖励。根据您的建议,我厅将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下达2019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农建发﹝2019﹞2号),优先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种子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认真落实《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5]58号),推动杂交水稻规模化、标准化制种;认真落实《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关于将三大粮食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金〔2018〕91号 ),落实杂交水稻制种保险政策,降低制种风险;认真落实《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湘农发〔2018〕105号),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培育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服务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范农作物种苗市场经营主体,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种苗市场秩序规范和种苗质量合格。通过努力将洪江市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和柑橘种苗繁育基地。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