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80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9-08-07 10:59  【字体:  

  

李曦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与关注,感谢您对我省乡村产业发展多年来的关心与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扶持我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您对我省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概况了解得非常透彻,提出的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我厅对此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对您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依托农业大省独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品牌引领、加工主导、种养结合、创新支撑、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1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突破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跻身全国七强,成为全省三大万亿产业中的第二大万亿产业。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近5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7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7家、省级龙头企业708家,上市企业19家。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达到1640个,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3个,专业村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地农民平均水平18%以上,共带动贫困农户2万户、7.6万人。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我们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主动作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推动千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拟出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编制七大特色千亿产业发展规划和近期行动方案。在继续抓好粮食、畜禽、蔬菜等已过千亿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动油茶、油菜、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楠竹等优势特色产业迈向千亿级。围绕千亿产业打造,支持特色产业小镇发展。

  二、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根据四带八片五十六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发掘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化根脉,夯实产业基础,厚植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发挥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贫困村在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促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引导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向农业农村部推荐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三、建设了一批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全省927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共帮扶1042个村,带动发展优质粮食基地40.9万亩、果蔬62万亩、中药材6.5万亩、油料作物12.3万亩、饲料2.34万亩、茶叶184万亩、竹木23.8万亩、花卉苗圃4.1万亩、棉麻3.6万亩,带动养殖业饲养牛羊91.12万头、飞鸟禽类共8691.72万羽、鱼类22034.2万尾,建设水产基地面积39669.2亩。

  四、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我们开展行业调研与政策创设。省国土厅出台了《关于全力服务促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湘国土资发〔201821号),明确在村规划编制中,可以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机动用于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每年安排15%左右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重点支持休闲旅游康养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工作。结合我省长株潭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新增了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内容。2018年,全省共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休闲农业示范村镇40个、休闲农业示范农庄60个。

  下阶段,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履职,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具体到您所提的四点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制定完善支持民族地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措施。一是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发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和文化底蕴,开发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品,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休闲旅游精品点。支持贫困地区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强镇和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产业项目,尽可能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倾斜。2019年度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投入贫困地区的补助资金不低于全省总额的30%。二是继续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鼓励龙头企业在贫困村建设农产品基地、投资建厂、发展电商平台等,帮助不少于1000个贫困村发展成为一村一品结对专业村,注册商标和品牌的结对帮扶村占比达到60%以上。龙头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原料基地、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办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商贸产销对接、发展休闲农业等经营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安排贫困农户就业。我们在安排百企培育项目、农产品加工引导项目时,同行条件下将给予优先支持。三是引导民族地区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发展,利用现有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园区,发挥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特色鲜明、引领示范作用突出的高标准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我们将进一步探索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模式,组织不在贫困地区且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下半年组织更多的、以湘西地区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对接活动,帮助解决贫困地区鲜活农产品卖难问题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销售问题,同时为龙头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加工原料,将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贫困地区的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将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我们将探索出一条龙头企业参与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有效途径,搭建了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平台。

  三、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拟通过龙头企业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建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健全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企业+订单+农户”“企业+土地租赁(流转)+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通过签订合同、协议、订单等形式,将农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串联起来,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千农万户的小农户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农民产业参与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提高整合的涉农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比例。一是继续实施百企培育工程,对千企帮千村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建设等进行奖励,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过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二是拟出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对油茶、油菜、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楠竹等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资金扶持。三是继续开展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工作,对示范创建村、示范创建农庄给予资金奖励。四是加强金融支持,我厅已与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银行为涉农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共赢。五是继续配合财政部门做好省农业信贷担保各项工作,支持产业发展。

  经与代表见面座谈聆听,我们就有关情况补充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突出一县一特”“一特一片。随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委员会)与省林业厅、省粮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布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经县级政府申报、专家联合会商、反馈县级调整、部门共同确定程序,联合编制了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指导全省123个县市区(含管理区)发展主导特色产业。24个民族县也确定了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形成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推进民族地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的同时,我省6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有14个在民族地区。今年,省政府拟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将对民族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作进一步优化布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带、产业片和产业基地。产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对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基层干部及部分群众代表的意见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我厅将加强对县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执行指导。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我们希望得到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南银保监局等省直部门的配合。

      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使用好。目前针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专项资金,主要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2018年,省农业农村厅重点支持了24个民族县的农业产业扶贫和结构调整,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共拨付产业扶贫资金1.89亿元(占全省总资金的37.8%),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3.37亿元,民族地区逢十庆典资金0.84亿元。平均到每个县0.25亿,主要用于支持和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主导产业、特色种养业、休闲农业以及打造扶贫品牌。如何吸引社会资本用于发展民族地区产业,主要是完善产权制度,搞活土地、农宅和各种集体资产的资本化,吸引和调动城乡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参与乡村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民族地区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保障农民受益,吸引返乡、回乡人员创业,带领农民致富。健全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将千农万户的小农户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民产业参与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切实保障农民受益。为了吸引返乡、回乡人员创业,一是积极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开发农业农村资源,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领办家庭农场林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依托现有开发区、农业产业园等各类园区以及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农业规模种养基地等,整合创建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建立开放式服务窗口,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积极为返乡下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搭建服务平台。三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将相关政策惠及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主体。四是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树立返乡下乡人员先进典型,宣传推介优秀带头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双创良好氛围。

  四、多管齐下,建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三农发展的保障机制。对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进行科学的规划,其次是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如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民族地区产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等,将产业结构调整失败的概率降到最低。继续抓好产业扶贫,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增加生态公益性岗位。加快教育扶贫,重点做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发展工作,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兜底。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落实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计划。围绕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加强转移就业服务。开展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另外,我厅积极与保险部门沟通,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目前已形成中央补贴型、省级特色、县级特色三个层次的农业保险品种体系,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蔬菜水果等种植业,以及家禽家畜养殖、特色特种养殖等养殖业,农险品种共计有近60个。下一步保险行业将围绕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的意见》与农业、林业部门一起支持地方政府打造一县一特一品牌,积极开办县级特色农业保险。同时我厅也将积极向农业农村部争取更多的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五、全力推动民族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政府各级各部门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改变林农传统经营理念。一是进行科学规划。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突出特色,进行合理的布局,进行科学大规划,统筹布局。把农业进行科技化,产业化,和无公害化,不断挖掘出自己的经济优势。二是扶持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实行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联系到每一个林农。推动林业产业化,助力龙头企业发展,有效形成品牌,起到良好的品牌效应。三是大户带动,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发展。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引导林农发展多元化林下经济。如绿化苗木培育与畜禽养殖,林下农作物间种和畜禽养殖,林下改造和林下放养等模式。四是发展生态旅游,利用民族地区优美的风景和森林开展旅游业,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19614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680号建议的答复

1055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