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0268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4-12-03 15:11  【字体:  

龚小波委员:

您好!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我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268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质生猪产业,培育百亿级生猪产业集群。近年来,我省扛牢生猪稳产保供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省出栏生猪6286.3万头,排名全国第2位。在壮大龙头企业方面,先后出台加大金融支持、做强生猪产业、金融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文件,稳定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省有21家国家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79家省级龙头企业、7家主板上市企业,引进23家省外大型龙头企业来湘投资生猪产业。有5家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达到100万头以上,全省前20强头部企业的生猪出栏量占全省生猪出栏量的23%。在肉类加工方面,实施生猪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工程,去年全省新建成投产50万头以上屠宰企业4家,正在建设的屠宰企业10家,其中新五丰宁远县50万头生猪屠宰场、湘佳牧业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建成投产。肉类加工和肉类预制菜发展迅速,有肉制品加工企业912家,是全国的主要腌腊肉加工基地,成功创建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在优质湘猪品牌培育方面,组织实施优质湘猪产业集群项目,培育了宁乡花猪、大围子猪、沙子岭猪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了“湘猪湘味”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唐人神、新五丰U鲜等一批产品品牌。

二、关于坚持多极阻断,筑牢非洲猪瘟防控屏障。近年来,我省持续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有力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在生猪调运监管方面,实行入湘生猪调入指定通道管理,实行“点对点”调运备案管理,强化生猪调入落地监管,有效防止了生猪违规调入和外疫传入。在检疫监督方面,实行生猪集中屠宰、集中检疫制度。落实生猪屠宰派驻官方兽医、开展非洲猪瘟自检“两项制度”,对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按要求全部派驻了官方兽医,实行同步检疫;督促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场按规定开展非洲猪瘟自检,严防疫情扩散风险。1—5月,全省出栏生猪检疫同比增长8.2%,生猪产地检疫基本落实到位。在打击恶意传播扩散猪瘟病毒等违法犯罪行为方面,会同公安机关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严防违法分子利用无人机等作案工具向养猪企业场内投放病死猪肉,或利用交通工具向养猪企业周边投放病死猪等违法行为。今年成功查处1起非法投放非洲猪瘟病毒案。此外,我省加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创建力度,已成功创建30个,无疫小区创建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关于坚持绿色发展,开启环保养猪新篇章。我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提升养殖环保力度方面,鼓励养殖企业加大养殖设备、技术、环保等科研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绿色化、标准化、数字化养殖,全省生猪规模场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99.6%,高于国家规定要求。已成功创建38个国家级、272个省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数量与质量排全国前列。加大环保政策支持力度,2017年以来全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对114个县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2.3万个规模养殖场配套完善了粪污处理设施,支持建成640个第三方畜禽粪污处理机构。在22个县实施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区的化肥使用量减少16.8%、有机肥施用量增长22.3%。目前,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3%以上,高于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今年起,我省还将在洞庭湖区12个县市区开展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

四、关于筑牢种源基石,打造生猪种业新高地。我省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畜牧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产学研融合方面,依托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设立了畜禽种业分中心。由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以种猪生产为重点的全国畜禽种源核心基地,率先全国开展生猪联合育种,新五丰、唐人神等企业的育种水平全国领先。在培育种猪企业方面,全省已有国家级核心育种场8个,现代农业集团、佳和农牧、湘村高科、华智生物、舜华鸭业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有原种猪场21个、一级扩繁场87个,种猪企业数量跃居全国首位,种猪生产性能和供应能力显著增强,畜禽种业产值达310亿元。培育的湘村黑猪、湘沙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规模猪场的能繁母猪PSY值由2013年的14头提高到25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头。在种业政策支持方面,对地方猪保种区、种猪场安排专项经费进行保护,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施了华系生猪联合育种和分子生物学育种等重大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生猪产能调控。稳定养殖用地、环保、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监测预警,稳定生猪生产,确保全省能繁母猪稳定在345万头左右、规模养殖场稳定在1万个以上,年出栏生猪稳定在6000万头以上。二是大力推进设施化智能化养殖。以年出栏10万头以上的现代生猪养殖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省种猪性能测定站为重点,推动大型企业养殖全程机械化和自动化。三是提升生猪屠宰加工能力。组织实施生猪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长株潭精深肉类加工基地、洞庭湖区肉类外销基地、湘南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肉品供应基地。四是严格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疫病监测,抓实强制免疫,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净化无疫。以大型养殖企业、种畜禽场、跨省外销大型养殖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无疫小区和疫病净化场创建。五是狠抓绿色生态养殖。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涉农资金,支持完善处理设施,推进规模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六是支持种业创新。鼓励核心育种企业、科研机构加强科研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品系。开展瘦肉型猪核心种源自主选育,提高生猪核心种源生产性能和自主供种能力。

感谢您对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12日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0268号提案的答复

3351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