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746号提案的答复
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处
纪雄辉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广水稻—水牛种养循环新模式,助力湖南乡村经济振兴》收悉,经汇总梳理省科技厅等相关单位意见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对“聚焦种养耦合优质高效动植物产品生产关键技术,构建村级尺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建议的答复
近年来,省科技厅贯彻落实《湖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不断推动我省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进展。一是开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支持了“优质肉牛规模化绿色养殖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农业秸秆资源食用菌基料化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于微生物菌肥与生物碳复合体提升矿区中低产农田土壤质量的研究与应用”“水产养殖废水生态净化循环利用技术”等一批循环农业领域关键核心问题科研攻关,提高绿色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提升农业循环经济效益。二是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相关企业与高校院所选拔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领域理论培训与实践教学,探索循环农业新模式。如支持“水稻+水产养殖循环农业模式示范与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研究”“醴陵市浦口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丘陵区稻鱼生态高效综合种养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一批循环农业技术落地并推广。三是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与发展。支持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持续开展水稻研究,推动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壮大,组建了31个农业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和90个现代农业领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平台为依托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解决一批循环农业领域关键共性问题,推动传统农业绿色化、智能化、机械化转型,实现传统农业向种养耦合、生态高值化转型、生产与生态效益双赢,为服务区域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二、关于对“构建适于典型生态区域的“粮-草-畜”生态高值种养耦合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建议的答复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近年来水稻面积常年稳定在59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530亿斤左右,分别居全国第1、2位。肉牛产业是我省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出栏牛居全国第10位,牛肉产量居全国第12位,是人民群众肉类消费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的主要增长点。由于肉牛产业生产周期长、饲草料和秸秆资源开发落后,生产发展不能满足消费快速增长的需要,牛羊肉供给面临一定压力,在洞庭湖区发展和开发水稻—水牛种养循环新模式十分必要,有利于助力湖南乡村经济振兴。我省饲草料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全省天然草地承包面积2451.1万亩,实际利用893.7万亩,占36.5%;农闲田可利用面积1522.1万亩,实际利用71.7万亩,占4.7%,在饲草供应中占比小。饲草料和秸秆资源开发,制约因素关键是成本,包括用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只有加快推进适应湖南环境的机械化饲料草加工设备研发,大幅降低饲草料收贮成本,为肉牛产业提供质优价廉的饲草秸秆是必由之路。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湖南草山草坡自然资源,结合湖区秸秆资源,开展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示范,发展青贮玉米、黑麦草、苜蓿等优质饲草料,因地制宜推广农闲田种草和草田轮作,总结推广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实验示范技术。加强高效牧草机械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提高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扶持糟渣、饼粕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化处理和利用,积极开发利用菜饼粕和单细胞蛋白等非常规饲料资源。积极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
三、关于对“建立以村集体为核心、种养加工多家专业合作社联动的水稻-水牛种养循环经济模式”建议的答复
我省离田利用量占秸秆可收集总量的24.9%,其中饲料化利用发展迅速。到去年底,全省以养牛为主的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221.4万吨,比2019年增加了72.4万吨,增长了48.6%。
下阶段,我厅将总结推广南县村集体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经验模式,尤其是推广南县沿河堤村为代表村集体经济领办模式,发挥村集体承上启下协调作用,通过积极转变思路,充分好利用秸秆这一农村最常见资源,提升集体经营收入,进一步强化基层的组织能力,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非常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恳请继续关心我省“三农”工作!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