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简报(第一期)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9-12-15 00:00  【字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农业部于2月12日启动了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我厅结合实际迅速下发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整治活动开展两个月来,各市州农业部门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前一阶段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各市州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湘农业发[2009]50号)要求,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重点、内容和职能分工,对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建立了工作进度半月报制,益阳市、岳阳市农业畜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及时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全省上下形成了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突出重点,全面检查,自查自纠成效显著。各地结合实际,督促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等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工作,基本摸清了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排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隐患,加大了检查力度。据统计,全省共有16636家农产品生产企业、1665个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21789家农资经销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自纠,梳理出了企业标准化建设滞后、自检能力较差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株洲、益阳、邵阳市农业畜牧部门专门下发了文件,对企业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为做好下一阶段的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行动迅速,打击有力,专项整治行动进展顺利。一是春季农资打假初战告捷。3月8日全省农业部门春季农资打假省市县联合行动在衡阳市拉开帷幕以来,各市州农业执法部门开展拉网式检查,出动执法人员16591人次,查获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7714.3吨,抽检种子273批、肥料296批,立案查处499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309万元,严厉打击了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二是完成了第一次全省蔬菜农药残留监测。3月上旬,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对全省14个市的蔬菜质量安全进行了第一次抽检,重点对350批蔬菜样品中的49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其中333批样品合格,合格率为95.1%。三是全面开展了“瘦肉精”排查。2月中旬以来,各市州按照省畜牧水产局下发的《关于开展生猪“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监测抽检的通知》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实行生猪检疫与“瘦肉精”检测同步进行,对“瘦肉精”等违禁物品和全省生猪养殖场(户)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省共排查生猪养殖场(户)1.8万个、定点屠宰场704场次,抽检生猪尿样35614个,检出“瘦肉精”阳性尿样32个,瘦肉精检出率为0.09%。抽检饲料样110个,瘦肉精检出率为0

目前,整治工作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市州不够重视,启动较慢,没有明确专人抓整治,娄底、邵阳、郴州、永州、怀化、张家界等市州农业局至今未上报实施方案和信息员名单。二是信息报送不及时。部分市州没有按照规定时间上报有关情况和信息,目前仅益阳和湘西州上报了4月上半月整治情况,岳阳、张家界、娄底等市州农业局报送自查自纠信息时没有报送总结材料。三是打击力度不够。部分市州检查执法力度不够,没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整治工作认识。《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61日正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措施。各级农业部门要从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履行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责任的高度,提高对整治活动的认识,明确职责分工,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通过落实责任推动整治活动的开展。

(二)强化信息收集报送。各市州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尽快明确信息员,于510前将本地区本部门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和信息员联系方式报送厅整治办,并按照农业部的统一要求,每月13日和28日前上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每月28日上报本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总体情况统计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执法检查情况统计表》。厅整治办将定期通报各市州农业部门信息报送情况。

     (三)加大检查查处力度。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加强执法检查、加大打击力度是关键。各市州要在前段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针对梳理出来的主要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违法行为。

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简报(第一期)

1058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