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2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3-05-12 10:53  【字体:  

2022年,我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田建设中心任务,注重创新思路、强化管理、提升能力、服务大局,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实效。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22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23〕1号)、《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和省级专项资金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23〕1号)》精神,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安排专人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按要求填报数据,顺利完成2022年度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现将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460万亩(其中发改渠道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专项高标准农田项目109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我省实际建成高标准农田46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共投入资金118.2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78亿元(含发改渠道中央预算内投资11.66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7.60亿元,市县财政资金15.96亿元,其他资金23.95亿元(包括群众投工投劳或自筹现金2.11亿元,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21.84亿元)。

2022年我省农田建设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具体下达情况如下:

序号

文号

内容

资金来源(万元)

合计

中央

省级

1

湘财预〔2021258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

264456

264456

2

湘财预〔202255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

126710

126710

3

湘财建指〔202220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专项(高标准农田项目)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的通知

116600

116600

4

湘财农指〔20225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通知

151860

151860

5

湘财农指〔202257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通知

40000

40000

6

湘财预〔2022163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通知

83770

83770

7

湘农办发(2022)20号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2022年行政处室预算的批复

370

370

8

合计

783766

507766

276000


以上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我省2022年度4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含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分布于全省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高效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措施和其他工作及措施等八大类别实施。

(二)项目绩效目标

2022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为460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万亩,项目验收合格率100%,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达到1500元以上,田间道路通达度平湖区达到100%,山丘区达到90%以上,新增粮食产能每亩100公斤左右,耕地质量有所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利用率逐步提升,受益群众满意度大于90%。

(三)主要建设内容

2022年,全省高标准农田主要工程建设任务为:整治塘堰(坝)7533座,小型拦河坝1064座,泵站605座,农用井35眼,疏浚沟渠632.73公里,衬砌明渠(沟)7185.33公里,排水暗渠(管)219.52公里,配套水闸2513处,渡槽29处,配套输变电线路14.48公里,修建机耕路3391.43公里,生产路307.99公里。

(四)预期效益

我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整合其他资金,预计可新增耕地面积0.31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329.14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206.0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48万亩,年节约水量30304.76万立方米;增加机耕面积104.95万亩。预计新增粮食50562.94万公斤。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1962280户,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7448038人,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95943.59万元。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2022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央和省级资金78.3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78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7.60亿元,已全部到位。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我省在省级预算中专门设置了农田建设专项。2022年预算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7.6亿元,足额承担了地方财政应分担的投入并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市县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整合涉农资金等方式增加资金投入,市县共投入财政资金15.96亿)。同时,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等其他资金投入23.95亿元。

(二)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执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按合同约定支付,对资金拨付滞后的县予以通报,下达督办函督促整改。县市区制定了资金管理细则,坚持国库集中支付原则,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及时支付项目资金,使财政资金尽快发挥效益。健全资金拨付手续,收集支付必要附件资料,做好项目资金台账,做到收入来源清楚、支出手续规范、账本凭证齐全,项目资金支付经得起审计和检查,既保证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又防范了干部身的廉政风险。各县市区根据本级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了项目资金支付手续。资金管理人员和项目实施监管人员既分工又合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项目建设期间,在项目区对建设规模、工期、财政资金数量进行公示,让当地群众知道国家投入了多少资金,做了多少事情,邀请项目区乡镇有关部门、群众代表到项目区进行工程质量、数量的监督,加强了社会监督。施工期间,由专业的工程监理进行现场监理,农业农村部门农田建设技术人员跟踪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到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形成政府监督、第三方公司监管、群众参与的多方监管体系,保证了项目的建设质量。项目资金投入事前有预算评审,事后有结算评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目前,财政资金支出94.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78亿元(含发展改革委渠道资金11.66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7.60亿元,市县财政资金15.96亿元,亩均财政投入标准约为2051元。另外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等约23.95亿元。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实行代理招标。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制定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并上报各市州农业农村局审批。方案经审批后,各县市区相继在湖南省招标投标监管网等媒体上发布工程招标公告,随后采用电子招投标形式进行公开招投标,最后在网站公示中标候选人,期满后签订了施工合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按照国家招投标相关规定进行,目前没有发现违法事件。严格执行项目调整的有关规定,确保了项目按计划落实。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按照县级初验、市级验收、省级抽查进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湘农办农建〔2021〕75号),明确了项目竣工验收主体及责任,严格了项目竣工验收条件,确定了项目竣工验收内容,规范了项目竣工验收程序,目前各市州、县市区正在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四)项目决策情况

根据农业农村部下达我省的任务计划,我厅将年度计划任务按因素分配法分解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根据下达的年度任务和投资标准,按要求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在初步设计时,各地坚持以群众需求为要点,以解决项目区主要制约因素为目标,充分与当地乡镇、村、组及群众代表联系沟通,形成初步设计方案。

2022年,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下达2022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农建发〔2021〕7号),各市州组织专家对2022年所辖县市区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专家评审,通过现场评审和文本评审,各专家出具评审意见,经专家组讨论认定项目可行后,予以公示立项。

各市州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按要求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并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进行批复。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严格按因素分配法和相关程序进行决策,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

(五)项目过程情况

2022年2月,下发了《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2年农田建设任务及编制项目实施计划的通知》(湘农发〔2022〕13号),将4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到14个市州及123个县市区(管理区),各地在收到任务后,迅速启动了2022年度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对初步设计工作进行了布置,各县市区迅速落实,严格按要求做好年度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2022年6月,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评审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并报省厅备案审批。7月,省农业农村厅完成了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的批复并报农业农村部备案,同时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及时填报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系统,按时完成了项目审批及备案工作。

2022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同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通知》(湘农办函〔2022〕2号),推动全省各地开展新一轮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市县已完成规划编制。

组织各市州、县市区开展了农田建设项目的储备工作,通过汇总各地上报的项目,建立了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目前,全省共储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72个,新建和改造提升总面积1813万亩。

2022年10月,已完成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县市区随即开展工程施工,12月份全省各县市区全部开工建设,现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六)项目产出情况

通过项目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460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我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329.14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206.07万亩,年节约水量30304.76万立方米,增加机耕面积104.95万亩,新增粮食50562.94万公斤,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1962280户,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7448038人,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95943.59万元。

(七)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通过项目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460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项目验收合格率为100%,完成期限1-2年,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为2051元,亩均新增粮食100公斤左右,田间道路通达度平原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2%,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约95943万元,耕地质量提升0.21等,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水资源利用率提升10%左右,受益群众满意度为99.7%,全部达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

三、绩效自评结果及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省着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项目选址上,突出重点,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科学选择项目。在项目管理上,建立政府监督、专业监理、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的监管模式,通过专项检查、竣工验收、综合检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检查等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了项目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实现了项目预期目标。

根据《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从项目资金、年度总体目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与满意度指标等方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自查评分,得出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得分为100分,绩效等级为“优”。

我们拟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并特别注意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对获激励的市州,在分配年度任务时予以适当倾斜;对获激励的县市区,按该县市区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5%予以激励。同时,评价结果还作为下一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

四、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做法

1.胸怀“国之大者”,党政同责抓建设。

一是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其作为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纳入全省十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主要领导实地调研,分管领导经常调度,各市县均成立领导小组,推动形成党政主要领导安排部署、分管领导狠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多方联动。省级层面将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投资及建设任务进行统筹,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投入、新增耕地核定、水资源利用等工作,实现了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五个统一”。三是考核促动。省委、省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乡村振兴考核等重要考核内容,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激励县,按中央和省级财政年度农田建设资金的5%予以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项目进度滞后的实行约谈。

2.聚焦提高标准,创新机制抓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出台《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土地出让收入资金使用的重点范围。省财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向,按每亩600元安排预算,2021年、2022年均安排资金27.6亿元。二是撬动社会资本。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谋划高标准农田融资机制创新工作。我厅联合财政等相关部门印发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等投融资创新实施意见》,通过先建后补、贷款贴息、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奖补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投资,将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提高到3000元/亩以上。三是整合资金支持。省级统筹可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农业项目,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农田建设投资。将市县投入作为资金分配、激励评价的重要因素,鼓励市县整合涉农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3.全力打造精品,突出重点抓质量。在设计与评审环节,印发农田建设工程施工标准化图集,提高设计标准化水平;要求各地按照“三上三下”程序开展工程设计,组织专家开展初步设计现场评审,抓实抓细前期工作。在招标环节,规范招投标程序,制定《湖南省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编制农田建设工程施工电子招标投标示范文本,全面实行电子化招投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纪检部门指导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检查,大力整治违规串标围标、转包分包等行为。在施工环节,深入开展“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工程质量年”活动,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专业监理、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的质量管控模式,推行人脸识别电子考勤,加强对施工单位主要人员的履约管理,严格实施工环节管控。在建后管理环节,严格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实施举牌验收,从严加强监管。扎实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及时消除隐患。

4.坚持良田粮用,多措并举抓管护。一是通过财政投入引导管护。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管护资金,引导市县财政建立管护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对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给予适当补助,调动受益主体参与管护积极性。二是通过模式创新促进管护。探索建立“保险管”与“自主管”相结合的长效管护机制。引入保险公司对工程质量提供全过程风险保险,完工五年内如出现质量问题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流转差价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后期管护,明确由经营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在2022年遭遇严重干旱情况下,大部分高标准农田管护得当,较好发挥了保水、蓄水、节水作用。三是通过用途管制强化管护。将高标准农田纳入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实行“一张图”管理,明确要求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以粮食稳产高产为目标,从选址、设计、实施、验收、评价等全环节严格把关,强化用途管控,给予特殊保护,确保长效利用。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我省农田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田块细碎化等问题,未来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仍然很繁重,目前我省主要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亩均约为1600元,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现有投入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加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持续攀升,一些丘陵山区建设成本更高,投入压力较大。

2.落实管护有难度。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总体来说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进行,但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点多、线长、面广,而现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不能提取工程管护费,而各级财政配套的管护经费较少,加上受益主体管护意识不强,虽然制定了建后管护办法,离真正做好落实管护工作还有一定难度。

附表:湖南省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附表

湖南省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

转移支付(项目)名称

农田建设专项

中央主管

部门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地方主管

部门

湖南省财政厅、湖南农业农村厅

实施单位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及相关项目实施单位

资金

投入

情况

(万元)

全年预算数

全年执行数

预算执行率

年度资金总额

783,766.00

783,766.00

100%

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507766(含中央预算内资金116600万元)

507766

100%

地方资金

276000

276000

100%

其他资金

总体

目标

完成

情况

总体目标

实际完成情况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6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8万亩。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田灌溉排水和节水能力,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支持农田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田间机耕道、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损毁工程修复和农田建设相关的其他工程内容等。

全部完成

绩效

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全年实际完成值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产出

指标

50分)

数量

指标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万亩)

460

460

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18

18

质量

指标

项目验收合格率

100%

100%

时效

指标

完成期限

1-2年

1-2年

成本

指标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补助标准

≥1500元

2051

效益

指标

30分)

社会效益指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明显提升

亩均新增粮食产100公斤左右

田间道路通达度

平原区达到100%,丘陵区≥90%

平原区100%,丘陵区92%

经济效益指标

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

有所提升

增加95900

生态效益指标

耕地质量

有所提升

提升0.21等

绩效

指标

效益

指标

30分)

可持续影响指标

农业种植结构

进一步优化

进一步优化

水资源利用率

逐步提升

提升10%左右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受益群众满意度

≥90%

99.7%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2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3251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