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湖南省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农业农村局:
现将《2024年湖南省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24年湖南省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4年5月22日
2024年湖南省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
为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增效,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湖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服务支撑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重点,落实《湖南省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部署,遵循“精、调、改、替、管”技术路径,夯实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化肥利用率测算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选择一批重点县探索整村整乡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粮油作物坚持“控总量、优结构、提单产”,经济作物坚持“增有机、重平衡、提品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提高化肥利用率,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更好协调“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生态施肥”,通过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三新”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持续推进科学施肥增效,提升整体施肥水平,确保全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稳中有降,到2025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建设一批“三新”集成推进县。按照县级自主申报,市级择优等额推荐,省级集中审查后报厅党组研究审定的程序,建设一批“三新”集成推进县。粮食作物集成推进县每县重点打造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辐射带动15万亩以上。其他粮油和经济作物集成推进县每县重点打造3个千亩方,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项目区以目标作物为重点,兼顾其他主栽作物,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施肥结构更加合理,粮油单产水平稳中有升,经济作物品质稳步提升。
(二)加快“三新”集成配套技术推广。聚焦水稻、玉米、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和蔬菜、果树、茶叶等经济作物,试点推行氮肥定额制,开展“三新”集成配套。粮食作物上,水稻重点推广侧深施肥+缓控释肥等模式,适量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后期营养诊断精准追肥,有条件的地区鼓励种植绿肥;玉米重点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缓控释肥+无人机追肥、喷滴灌(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模式,后期“一喷三防”“一喷多促”,适量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油料作物上,油菜重点推广种肥同播+专用配方肥等模式,后期无人机追肥(叶面喷肥),大豆重点推广根瘤菌菌剂接种技术。经济作物上,果茶园重点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和叶面喷肥等模式,鼓励果园生草、种植绿肥、粪肥还田;蔬菜重点推广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模式,注重养分平衡、培肥地力。
(三)持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强化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监测等数据开发应用,完善县域养分数据库。推广应用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以县为单位制定发布县域主要农作物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方案,引导农企对接,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落地。开展科学施肥宣传培训,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其中洞庭湖区以及集成推进县稳定在95%以上。
(四)做好肥效田间试验。各地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布设肥料利用率试验、“3414”试验、“2+X”试验、校正试验、“三新”技术试验、有机肥试验、中微量元素肥料、新型肥料试验等试验,全省完成田间试验592个,其中包含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定位试验和提前下达的67个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详见《2024年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方案》)。各地可委托相关科研教学单位承担部分田间试验任务。各试验承担单位要强化田间试验点日常管理,规范开展取样、分析、测产等工作,相关试验数据及时填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系统。
(五)完成化肥利用率测算工作。综合考虑本行政区域主要粮食作物面积及分布、种植制度、地力水平等因素,合理布局,科学选点,重点做好水稻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加强肥料施用、田间管理、样品采集、测产分析等全环节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保证田间试验质量。严把数据质量关,在全面汇总、逐项审核的基础上,及时报送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数据。
(六)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综合考虑作物类型、种植制度、施肥主体等因素,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为主,兼顾小农户等种植主体,科学合理安排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点位,全省完成14000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创新数据采集方式,通过“肥情监测通”小程序(二维码附后),开展农户施肥情况和肥料使用效果调查监测。结合全国肥料节水专业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施肥水平、施肥结构、施肥种类、施肥方式等情况,形成施肥情况专题报告。
(七)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施肥服务。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深入挖掘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收集整理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持续更新县域养分数据库。推动应用“田间道”手机App和NE养分专家系统,生成本地区主要农作物施肥方案。通过短视频、直播授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解读科学施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指导科学选肥用肥。大力发展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鼓励开展整村整乡“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科学施肥服务,加快探索批量化高效分析测试和无人机诊断变量施肥等智能化信息化精准施肥技术装备应用,提升科学施肥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加强统筹协调,分解任务目标,制定省级实施方案,规范遴选符合条件的县市区承担“三新”集成推进县创建任务,指导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市级做好辖区内集成推进县遴选推荐和督促指导,承担“三新”集成推进任务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细化实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区域、实施主体、技术模式、补贴标准等,确保工作任务落实。
(二)规范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三新”千亩方万亩片创建、大豆根瘤菌菌剂接种、试验示范、营养诊断、宣传培训等。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三新”技术集成模式推广所必需的新型肥料、服务作业等进行适当补贴,其中机械深施肥(包括水稻侧深施肥)作业补贴不超过40元/亩;无人机叶面喷施肥作业补贴不超过10元/亩;无人机撒施肥作业补贴不超过20元/亩;种肥同播作业补贴不超过40元/亩;应用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补贴不超过肥料成本的20%。有关新型肥料须取得肥料登记或备案号。
(三)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一季一调度”制度,及时调度、报送项目执行进度和实施成效。建立责任明确、主体积极、多方参与、监管有效的工作机制,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发现相关问题。加快资金使用进度,及时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中填报进展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加强科普宣传。通过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科学施肥成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开展“百县千乡万户”科学施肥培训行动,强化推广、科研、教学、协会、企业等力量联动互动,采取田间课堂、室内教学、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深入开展专家联县科学施肥指导行动,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五)及时做好总结。各市州农业农村部门要在每季度末将所辖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汇总后上报省农业农村厅。“三新”集成推进县请于12月1日前报送项目年度总结和绩效自评报告。全省各县市区请于12月1日前报送施肥情况专题报告、项目年度总结和绩效自评报告。
联系人: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李超,电话0731-82561211;
电子邮箱:feiliaoke@163.com。
附件:1.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任务安排表
2.2024年“三新”集成推进县实施名单
3.肥情监测通及NE推荐施肥专家系统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