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菜、蔬菜、中药材、生猪等产业应对冬季灾害性天气防护技术措施
据湖南省气象台预计,近日全省自北向南有一次强寒潮大风天气过程,最高气温降至1~3℃,降幅2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湘中、湘北将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全省风力普遍加大至5~6级,局地阵风9级。
为有效防范应对冬季灾害性天气,做好低温冰冻预防,减少生产损害,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结合我省产业生产实际和本轮寒潮特点,提供以下低温雨雪天气下应急防护技术措施,希望广大农户积极应对,避免气温骤变对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油菜生产应对冬季灾害性天气防护技术措施
——湖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湖南省油菜专家指导组
一、控旺防冻、看苗追肥
对部分播期偏早、墒足苗旺的田块,喷施多效唑或烯效唑控叶促根,浓度100-150ppm,增强植株耐寒性。对于播期较迟,苗体弱小的田块,适当追肥提苗。本轮寒潮过后,可在12月中下旬根据苗情长势,抓紧施苗肥促生长。可每亩增施尿素3-7公斤、氯化钾3-6公斤作腊肥,对基肥用量不足、播期偏迟的油菜田可依苗情适当增加30%-40%追肥量,促进生长转化。
二、及时采收、保供增收。对薹用或油薹兼用品种,前期长势较好且已经开始抽薹的田块,在雨雪冰冻灾害来临前及下雪后冰冻前,抓紧摘薹,预防冻害减产的同时,抢抓有利时机供应市场,增加收入。摘薹后要追施速效肥。
三、多措并举、防冻促产。一是开好三沟,及时清沟排渍。对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寒潮后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开好厢沟、腰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排除田间渍水,降低田间湿害,防止低温下土壤结冰引起根拔,以及渍害与冻害给油菜带来双重伤害;二是在施腊肥后及时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切断杂草根系,达到增温、保墒、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同时,可在冬至前后,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增强油菜防寒抗冻能力。三是加强病虫害预防。油菜受冻后,及时受冻叶片残体,防止冻叶腐烂滋生病菌;做好地下病虫害侵染的预防,可喷施一次广谱杀菌剂预防病害。
气温骤降蔬菜防寒防冻应急措施
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
一、设施蔬菜育苗及生产防寒防冻技术
目前湖南设施蔬菜生产以育苗为主,还有部分秋延后辣椒等存园蔬菜,近期气温骤降并伴随大风,容易对育苗和设施蔬菜生产造成影响。结合目前生产现状和气候特点,提出设施蔬菜育苗及生产防冻应急技术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1.加固棚架及棚膜
近期对棚体结构、棚膜、压膜线等进行严密排查,增加必要的棚内立柱支撑,更换老旧棚膜,增设压膜线扣紧压牢棚膜,加固蔬菜大棚和温室,提高大棚保温能力。
2.增加内棚保温
随着温度下降,建议在大棚内增设内棚、小拱棚,晚间采用多层覆盖来防寒保温,晴天加大放风。对现有设施育苗床进行多层覆盖,在大棚内的小拱棚上增加保温覆盖物,畦面上撒施草木灰增肥保温。
3.保持棚室周边水沟通畅
提前清理大棚周围的排水沟,及时清除棚室周边和沟内积水,预防积水危害。
4.注意光照通风
晴天揭去覆盖物增加光照,控制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引发病害;晴天加大放风,阴天也要在温度较高的时段适当放风,控湿防病。
5.加强大棚蔬菜肥水管理
适当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低温期严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加重冷害、冻害;同时可适度增加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植株抗逆性。
6.加强病虫害防治
低温雨雪后大棚蔬菜易发生病害,宜采用烟剂、粉剂等进行防治,如易发生的灰霉病、菌核病等,可用异菌脲、百菌清、腐霉利、三唑酮等防治。
二、露地蔬菜冬季防寒防冻技术
近期湖南气温骤降并伴随大风天气,严重影响我省越冬露地蔬菜的生长。根据蔬菜生长发育特点,结合近期气候变化特点,提出蔬菜冬季生产防寒防冻技术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1.科学施肥,提升抗寒力
露地蔬菜幼苗期(如春甘蓝等)依据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切记过量施氮肥,防止植株的幼苗生长幼嫩,抗冰冻能力不足,从而影响蔬菜的整体生长发育。低温来临前叶面喷施浓度为0.2%-0.3%磷酸二氢钾液,促进蔬菜根系生长发育,保障成活率,有效提升寒冻的抵抗力;有条件的可在菜地撒一层草木灰、谷壳灰等,能有效防治蔬菜冻伤。
2.积极培土,防止冻伤
在冰冻或者寒流到来之时,结合中耕培土于蔬菜的根旁,能有效疏松土壤,防止根系被冻伤,促进根系生长,保障根系的活力。一般中耕的深度以8cm左右为适,中耕后的泥土可培于蔬菜根部,培土要松软,切忌过于压实,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土壤温度缓冲,保持内部温度。
3.开沟排渍,透气提温
冬季雨雪天气较多,菜地湿度较大,加上光照时间短,更容易造成蔬菜冻伤。地势较低的菜地,要及时开挖好和疏通排水沟、围沟、腰沟,以便快速排出渍水,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露地蔬菜健康生长。通过开沟排渍,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冬季蔬菜冻伤,还有利春季菜地的防涝除湿。
4.其他方式
在蔬菜作物上覆盖稻草等也可以有效防止冬季露地蔬菜冻伤。在霜冻或者寒流来临的前两天下午,利用稻草、秸秆等覆盖物稀撒在蔬菜表面,切记不可将蔬菜全部覆盖,这样会影响蔬菜光合作用,不利于蔬菜生长,一般每亩覆盖10kg左右的稻草等。
骤降温雨雪天气中药材生产应急防护技术措施
湖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
一、加强骤降温雨雪天气来临之前的应急防护措施
1、加强覆盖防低温雨雪冻害
抓紧在骤降温雨雪天气来临前,选用一切可以覆盖的新旧薄膜、地膜、遮阳网、稻草、茅草或秸秆等覆盖材料,在地表、植株行间、植株表面进行临时覆盖或包裹植株,既可以防雪保温,又能避免寒风直接侵袭植株根部,有利于除雪时清除积雪。劳力充足的情况下可在雨雪天气来临前,结合清沟排水进行植株培土壅蔸防冻,即在植株根部培上泥土(木本树蔸可培土40~60厘米),使其根系的土层深度相应增加,减轻或避免雨雪低温冻害对根系造成损害。
2、加固设施搭立支架
骤降温雨雪天气常伴由大风雨雪,及时对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设施进行检查修复与加固,放下并压实设施覆盖顶膜与四周裙膜,检查覆盖材料是否完好盖严盖实。提前在易倒伏受损药材植株旁搭立支架,防止因大风雨雪造成中药材植株断枝、倒伏等机械损伤。
3、提前树干刷白防冻
利用白色对光的反射作用,对木本类中药材(如杜仲、厚朴、黄柏等)可刷白树干,以缩小树体的日夜温差,避免树干冻伤。用于刷白的白涂剂配方为:生石灰1.5公斤、食盐0.2公斤、硫磺粉0.3公斤、油脂少许(作用是避免雨水淋刷)、水5公斤,拌成糊状溶液即可。
4、及时清除田间积水积雪
雨雪时或雨雪后,安排人员及时清除药材植株上或药园内积水积雪,防止因积雪造成中药材植株断枝、倒伏等机械损伤。及时清理疏通沟渠,开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对药园内的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和基地产地加工厂房也要及时清除棚顶积雪,防止积雪导致设施和厂房塌陷。
5、移入设施与人工加温防冻
有条件的可在骤降温雨雪天气来临前,将药材或越冬繁殖器官移植到温室、塑料大棚、防空洞、地窖等保护地设施内过冬,可采用双层小拱棚薄膜覆盖或大棚套小拱棚或外盖草帘等多层覆盖的方式进行保温,或采取加温电热线或其他保温加温措施进行人工保温加温,确保药材不受冻害。可根据天气预报,在将要发生极端低温的夜晚或凌晨,特别是在融雪冰冻的夜间,可以采用药园人工熏烟或喷水等方法防止霜冻危害。人工烟熏操作为将湿的杂草、树叶、锯末和谷壳等物,堆放在田土上风位置,并点燃。烟堆点燃后所形成的烟雾能缓和温度的剧降,对防冻有明显的效果,应留意的是,烟堆要控制在外界气温比作物受害的温度低1~2℃时点燃,待气温回升到作物受害温度以上时停止熏烟。对有些没来得及采收的药材可以安排人力抢收。
二、加强骤降温雨雪天气后的生产恢复措施
1、尽早清理生产药园
骤降温雨雪天气后,抓紧在晴好天气、土壤较干时,及早清理生产药园,检查受损情况。利用枝剪、锯子清除机械折断、明显坏死的植株地上枝梢,注意保留切口成外斜面,以防积水腐烂切口。忌用手掰,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断枝枯叶需搬出药园进行集中烧毁。对于确系整株冻死的,要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并在根穴四周撒施生石灰。对有些留地越冬药材可选晴好天气提前采收。
2、延迟药园冬季修剪
考虑到今冬低温降温与雨雪天气的不确定性,建议延迟冬季修剪至明年开春气温稳定回升之前。确实需要进行冬季修剪的,可选择晴好天气进行轻度修剪,待明年开春后,再复剪一次。修剪时,应因植株种类、因冻害情况而异,通常以轻剪为主,剪口只剪到明显坏死处。对于明显影响树冠的枝梢也要待到萌芽后,根据植株长势决定去留。对于主干枝、骨干枝等大枝条的修剪,要注意保留切口成外斜面,以防积水腐烂切口。对于幼年植株的修剪,还要注意培育树冠。对于全株冻害严重的,可采用重剪,进行更新复壮。
3、及时对受损药园查苗补蔸
骤降温雨雪天气结束后,对于秋播药材与留地过冬地上部分枯死的药材,要经常下地,根据幼苗出苗情况,及时查苗补蔸,防止缺苗。补蔸可根据不同药材的冻害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冻害较轻的,可原穴补种补播或利用分株、分蘖、分球等方法进行补蔸;对于冻害较严重的,可利用育苗床育苗进行补蔸;对于冻害特别严重的,甚至可以进行翻土重播。对于利用种子秋播育苗过冬且冻害严重的,要提前备足好补种补播所需要的种子,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设施,通过温汤浸种、铺设电热温床等措施进行促成育苗,并在栽培前期利用小拱棚覆盖等进行简易设施栽培。
4、加强药园生产恢复的肥水管理
对遭受骤降温雨雪天气受灾的药园,在今冬选择“小阳春”天气或待明年开春气温稳定回升后,结合中耕,早春提早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可用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
5、加强病虫害预防
低温冰冻会减少地上病虫害基数,而对地下病虫害基数基本无影响,因此要注意病虫害借助低温冰冻产生的冻害伤口入侵,做到及时预防,特别是针对地下病虫害侵染的预防,可在开春后及时进行药剂灌根,最大限度的控制病原菌侵染。
生猪养殖防寒防冻应急技术措施
湖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1、检查生产设施
对砖木、土木结构等承重能力差的猪舍进行加固和维修,预防倒塌造成损失,及时清除舍顶的积雪、冰凌,减轻猪舍承重。检查用电、供水线路,供水管道用稻草等保温材料包好,防止水管冻裂;检查饲喂、除粪、环境控制等设施设备,确保正常生产。
2、加强防寒保暖
小散养殖,可以增添稻草或木屑等垫料,防止猪只受冻受凉,有条件的可加装红外线灯或电热板等供暖设施,保证猪舍温度适宜。用泡沫板、塑料薄膜等把舍内漏风部位堵严,防止贼风进入,关好门窗。
3、提升饲养管理
日粮中适当增加玉米、糠麸类等能量饲料,保证能量消耗,提高猪只抗寒能力。饲喂温水,在饮水中增加电解多维预防冷应激,增强免疫力。中午温度回升时,可打开南侧窗户换气,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4、做好物资储备
做好饲料、兽药、燃料等物资储备,避免停水、停电、道路封闭造成物资短缺。购置除雪、铲冰等工具或设备,做好灾后自救准备。
5、强化疫病防控
不断强化非洲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疫病的防控。同时,加强日常消毒、隔离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保证猪群健康。
湖南省旱粮产业体系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11月29日,湖南自北向南气温骤降,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近年来我省秋播蚕豌豆面积逐渐增加,为减轻受雨雪冻害影响程度,湖南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良种繁育岗位团队根据生产调研,就当前蚕豌豆露地生产和大棚生产田间管理提出如下应急措施。
一、露地蚕豌豆田间生产管理措施
1.清沟排水,培土护根。雨雪后土壤渍水增加,不利于土壤温度回升,影响露地蚕豌豆生长,长时间积水引发病害。融冻后要及时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田内三沟(厢沟、腰沟和围沟),做到沟沟相通,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加深田外沟渠,预防渍害发生。同时利用清沟的土壤或挖沟的土壤进行培土护根,特别是冻害现象比较严重的田块更要注意培土,以提高土温减轻低温对根系的伤害。
2.摘除冻枝,促分枝。对主茎和已经受冻或受损的早发分枝(一般分枝叶片在5片以上易受冻害影响),融冻后应在晴天及时摘除,以促进后发小分枝生长,弥补冻害损失,切忌雨天进行摘除工作,以免造成伤口腐烂。
3.撒施灰肥,补施速效肥。蚕豌豆受冻后,早发大分枝和根系受到损伤,须及时补充养分,促进后发小分枝的迅速生长。结合中耕松土并培根,撒施灰肥可提高土温和增加土壤通气性。同时视受灾情况,要适当追施速效肥料,每亩可在气温回升时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和3公斤左右氯化钾,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生长。
4.加强预测,防治病害。蚕豌豆受冻后,较正常蚕豌豆更容易感病,要加强蚕豌豆病虫害的预测,密切注意发展动态。在蚕豆褐斑病、赤斑病和豌豆白粉病的田块,要及时喷施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等进行防治;在发生蚜虫为害的田块,要及时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
二、大棚蚕豌豆田间生产管理措施
1.修复设施。及时清扫棚顶霜雪,加固支撑,防止大棚压塌;对压塌的大棚要及时进行修复,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大棚四周底膜要用泥土压严,修补棚膜,整理压膜线,压牢裙膜,以确保设施蚕豌豆栽培的顺利进行。
2.排水降渍。棚外积雪开始融化时,在大棚四周清沟排水,减少积水通过棚脚泥土渗进棚内而增加湿度、引发病害。
3.保暖增温。清扫大棚霜雪,增加膜体透光性,提高棚温;采取临时增温措施合理调控棚内温度,如灯泡、火炉、电炉、暖气、临时可燃物等;为增温防冻可在大棚内扣小拱棚,用细竹拱拱起,盖上双层薄膜。
4.剪除冻枝。受冻严重的茎叶,要及时剪除并清出棚外,以免霉变诱发病害。
5.合理开关大棚。待雨雪停后,根据棚内气温和大棚湿度合理开关大棚,原则上大棚湿度以不形成雾滴为宜。晴天加大通风,阴天也要在温度较高的时段适当通风,控湿防病,可选用烟剂或粉尘剂防治病虫害。
6.防病治虫,合理追肥。植株受冻后,易遭受病虫害侵袭,要及时喷洒一些保护剂和杀虫、杀菌剂,还要结合追肥,加强管理,尽快恢复生长。病害防治可用代森锰锌等广谱性药剂;蚜虫可用蚜虱净、抗蚜威等喷雾防治;追肥可视具体情况亩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和3公斤左右氯化钾或者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1~2公斤,以增加细胞质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