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安全生产措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4-08-13 08:37  【字体:  

高温天气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安全生产措施

湖南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何俊


当前时段我省高温天气持续,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特别是当环境温度超出猪只舒适温度范围时。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改善高温天气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一、高温天气对养猪生产的主要影响

1.热应激与健康问题

当高温环境下产生刺激超过生猪自身的体温调节能力时容易引发热应激,具体表现为食欲减退、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晕厥、脱水、呼吸异常、口吐白沫等现象,甚至引发死亡。

2.生长效率降低

高温条件下,猪只会降低代谢,减少热量产生,致使其生长效率明显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滞。

3.疾病易发

高温天气引起的热应激、代谢变化、营养吸收减少、氧化应激、内分泌失调等会导致生猪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猪只感染疾病的风险,如猪肺炎、非洲猪瘟以及蓝耳病等,其中部分疾病具有传染性,可能会导致养殖场内出现大面积的疾病传播。

4.繁殖问题

高温会导致母猪的排卵数和受胎率显著降低,并导致怀孕母猪的内分泌紊乱,影响到胎儿正常发育,以致流产率和死胎率增加;适宜种公猪生活的环境温度范围是18℃~22℃,高温会使公猪精液品质下降,还会使公猪繁殖能力长时间下降。

5.人员中暑

南方的夏季温度高,湿度较大,户外劳动时体内热量散发困难,使体内蓄热过多而引起中暑。中暑严重时,还会造成晕倒,如不及时急救甚至有生命危险。

二、应对高温天气的安全生产措施

1.配备良好的通风与降温设施

完备猪舍遮阳设施建设,合理种植绿植,减少热辐射。注重通风,合理选择吹冷风、风扇、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湿帘、喷淋、滴水、喷雾等措施进行降温。可参考以下标准调节猪舍温度:种公猪最适温度为18~22℃;妊娠母猪最适温度为18~21℃;哺乳母猪最适温度为20~22℃;哺乳仔猪最适温度为29~33℃;保育仔猪最适温度为22~25℃;育肥猪最适温度为19~22℃。

2.合理的饲喂管理

适当调整饲喂时间和饲喂量,避免在白天高温时段过量喂食,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时饲喂。建议每天饲喂4次,分别在凌晨4:00时、上午10:00时、下午16:00时、晚上21:00时各喂1次。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含量,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C来增加生猪食欲,建议同时使用微生态产品和复合多维产品,效果更佳。

3.提供充足的饮水

确保猪场内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供应,水温保持在15-20℃。定期检查水管及水龙头,确保能正常使用。定期消毒水线,保证饮水安全卫生。此外,可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以增强猪只抵抗力。

4.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高温高湿的环境最宜细菌滋生。如果饲料储存不当或料槽剩余饲料未及时清理,易变得发酸发黏,甚至霉变,不仅影响适口性,长时间还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现象。饲料的储存、加工过程中均需保持干燥通风。饲料投喂量要精准,防止饲槽内剩料变质。使用料塔要注意适当缩短使用周期,防止高温造成饲料变质。

5.加强巡栏,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认真做好巡栏工作,高温天气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仔细检查降温设备、供水系统、饲料及猪只状态,及时对场区电力设施进行检修,防止高温线路老化漏电造成安全事故。

对热应激引起发热、不吃料的猪应及时处理,肌注用药:柴胡10mL、复方氨基比林10mL、阿莫西林钠1g(按150~200kg体重)。严重的可用安钠咖10mL、VC10mL肌注,同时耳尖、尾尖静脉放血。此外,鱼腥草注射液、复方青霉素、黄芪多糖注射液等,同样可以用于猪热应激的治疗。

6.做好人员防暑降温

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培训,常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户外生产操作尽量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早上或傍晚,尽量避免长时间户外生产活动。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确保工人饮水、生活用水供应充足和食物安全,防止中暑,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高温天气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及安全生产措施

3343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