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果业亟须提升果品质量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4-02-04 00:00  【字体:  

  近年来,我国水果产量迅速增加,水果产量平均每年增长9.5%以上。2000年与1995年相比,苹果、梨、柑橘、香蕉、葡萄、菠萝、红枣、柿子、桃、荔枝、芒果、椰子、龙眼等品种的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然而,我国农产品所存在的质量差、成本高的问题,同样也在水果生产中存在。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会长刘洪禄介绍,我国的水果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好果率只有30%,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质果不过5%;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梨、柑橘3大品种占水果总面积的54%,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65%,且产期过于集中,适合加工果汁用的水果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包括产前的管理不到位,产后的商品化处理(精选、清洗、包装等)量不到1%,贮藏能力不到20%,加工能力也只有10%;农药残留量偏高。

  目前,我国水果的出口与进口几乎是持平的,都是100万吨,这与我们水果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的苹果、梨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但这些当家品种也有风光不再的危险。因此,尽快提升果品质量,成为我国水果业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首先,要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脑子想一个”。其次,要保证水果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包括种植、保鲜、物流及加工等。目前,我国水果业过于追求面积、产量,忽略了水果种植中的品种改良与资源配置。第三,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并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以新西兰的“国宝”———猕猴桃为例,该产品本是新西兰1904年从我国引进的,但人家经过精心培育不断改良品质,1952年开始外销到世界各地,每年可挣几亿美元。

  为了占据竞争中的制高点,必须建立优质、稳定、无公害的水果原料基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我国水果种植面积达88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18%;水果产量721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5.2%。其中,苹果和梨的产量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水果的深加工率还不足7%,而发达国家水果深加工率已超过70%。水果品种单一、水果质量不高及基地建设落后等严重制约着我国果汁业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建立优质、稳产、无公害的水果基地,对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对振兴我国水果业乃至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国果业亟须提升果品质量

1057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