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布署2006年烤烟生产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5-10-12 00:00  【字体:  


  10月11日上午,耒阳市烤烟生产动员大会在市政府一楼大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了2005年烤烟生产,对2006年度烤烟生产及当前备耕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符成安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骥在会上作工作报告;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廖炎秋作了重要讲话。

  2005年,耒阳市烤烟生产连片规模大,品牌意识逐步增强,科技兴烟力度进一步加大,基本烟田水利设施抓出了成效,做到了政府、烟农、公司三个满意。种烟面积由去年的2.6万亩扩大到今年的5.4万亩,新建成标准化烤房5786座,按新建的烤房数,新增种烟面积2.87万亩,比去年翻了一番。截止10月10日,全市已共收购烟叶100563担,首次突破10万担大关,其中收购担数超2万担的乡镇一个:马水;超1万担的乡镇4个:东湖、导子、洲陂、小水(2004年只有马水乡收购担数过1万担)。全市收购均价达4.76元/斤,烟农一般亩产达260斤以上,80%的烟农亩平收入达1500元以上,最高的达2400元。

  耒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骥在会上指出:根据市委、市政府耒发[2004]8号文件《关于2005—2007年“三农”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省、衡阳市烟叶可持续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耒阳市计划在2—3年内,发展种烟面积达到10万亩,基本烟田规划面积达到16万亩以上,完善烟水配套和烟路配套设施及烟站、烤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是发展万亩乡镇4个,分别是马水、洲陂、小水、哲桥;5千亩以上乡镇8个,分别是东湖、导子、竹市、仁义、南京、永济、余庆等乡镇;2500亩以上的乡镇5个,分别是坛下、新市等乡镇。

  2006年,是耒阳市实施烟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一年,也是耒阳市烤烟生产能否保持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全市种植烤烟目标任务是:确保7万亩、争取8万亩(即保7争8)。收购烟叶18万担以上,上、中等烟比例达90%以上,烟农亩平收入达1500元以上。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在巩固和扩大原10个重点种烟乡镇面积的基础上,发展和扶持余庆、坛下、新市、大和、亮源、夏塘、公平7个新重点种烟乡镇,大力发展千亩村、百亩组、15亩以上的专业户。

  耒阳市委书记廖炎秋在会上强调:大力发展烤烟生产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农民增收、乡镇增效、财政增税的长远之策,尤其是取消农业税之后,抓烤烟生产是实现乡(镇)、村两级财政搞活的重要渠道,是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市委、市政府站在建设全省经济强市的高度,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进一步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的决策,将烤烟生产真正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台了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及奖励措施,因此,各种烟乡镇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全力以赴狠抓落实,认识要深化,决心要下死,不讲困难,不讲价钱,坚决不打折扣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要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增强耒阳烟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做大做强烤烟产业,就必须认真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全力打造“耒阳神农”烟叶品牌,重点要实行品种优良化、种植区域化、管理科学化、烤房标准化。

  耒阳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联系17个重点种烟乡镇的市级领导;17个重点种烟乡镇书记、乡镇长,烤烟办主任及186个种烟村支部书记,市直各相关单位及联系17个重点种烟乡镇的责任捆绑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烟草技术站站长参加了会议;各重点种烟乡镇党委书记分别上台表态。

耒阳市布署2006年烤烟生产

1057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