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祁东:发展青蒿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湖南省祁东县农业局会同归阳镇人民政府和新近成立的祁东县新兴青蒿有限公司,以归阳镇农技站为服务主体,在青堰、湘江、罗福等30个村及时组织开展了面积2500余亩的青蒿订单生产,为该县农户争取了中药材种植的又一张订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为进一步扶优做强这一新兴产业,该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展:
一、抓住机遇,坚定信心。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抗疟疾新药,是我国唯一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目录的药物。随着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对青蒿素类药品需求量的上升,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发展前景广阔。青蒿生育期短(5月上旬移栽,9月中下旬采收),适应性强,可轮作、套种,耐瘠薄,栽培过程中用工少,投入低,平均亩产180公斤,按6.5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亩平收入1170元,比较效益相对较高。据了解,目前,国内重庆市规模化栽培面积最大,占到了全国青蒿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其余地方青蒿多为零星栽种或呈野生生长状态。祁东县位于湘南地区,气候适宜,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农户种植特色农作物有传统,同时,面对祁东县黄花菜、香芋等大宗特色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病虫危害较重导致防治成本增加等不利现状,必须及时为祁东县农业产业化生产寻求和构建作为有益性补充的第二梯队,抢占国内种植青蒿面积份额,大力发展青蒿种植,迅速凝聚一方产业,努力推进县域经济增长。
二、深入宣传,规划种植。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传媒、举办推介会,组织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通过示范性办点示范、产业化订单收购等实质性工作,加强引导、强化责任,不断深化宣传发动工作。同时,结合祁东县农业产业结构区划布局特点,以归阳镇为核心示范区,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倡导在粮市、河洲、归阳、鸟江、白鹤铺、洪桥、过水坪、风石堰、白地市等9个乡镇发展种植2万亩以上;在已有中药材种植习惯的四明山、凤歧坪、太和堂、蒋家桥等4个乡镇发展种植1万亩,使青蒿种植总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赶超藠头、席草、香芋等现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
三、狠抓生产,信守质量。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和印发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户按照订单的要求,进行无害化病虫防控等栽培管理,组织适期采收,确保青蒿品质及青蒿素可提取率,极力维护企业权益。在抓好青蒿栽培种植的同时,注重保护本县野生青蒿资源,并积极挖掘、培育优势种源,为企业的发展当好后盾。
四、培育企业,健全联结。坚持“扶持与切入并重,引导与服务并举”的原则,极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培植一批青蒿生产收购龙头企业,采取低息贷款、项目带动、拨付专项扶持资金和帮助组织开展订单生产等措施,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同时,努力建立健全企业和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把之贯穿到对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的日常监管中去。在企业和农民签订的种植意向合同、订单、服务协议、利益分配等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加强合理的行政干预,确保农户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严防坑农害农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