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赫山区凤塘小荸荠种出大名声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7-06-13 00:00  【字体:  



益阳赫山区兰溪镇凤塘村是一个只有800多人口的湖区小村,但村小名声大,“凤塘荸荠”已成为湖北、河南、陕西、贵州和江西等地人民的最爱。去年,该村产荸荠100多万公斤,产值160多万元,利润近130万元,村民年人平收入5000余元,荸荠收入占到了村民年收入的一半以上。依靠小小荸荠富裕起来的凤塘村如今正对照创“五星村”的20字标准,大步行进在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

凤塘地势低洼,只要连续几天下雨,村里几十亩水田便是一片汪洋,村民收成难有保障。9年前,现任村支书曹立民走马上任,他根据个别村民有零星种植荸荠的习惯,尝试引导村民通过规模种植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民缺技术,他请来专家到村上授课,很快使村民掌握了从荸荠种植到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村民缺资金,他在信用社的支持下,为21户村民办理了“文明农户信用卡”,方便村民贷款。到去年,凤塘本村的荸荠种植面积就达到了600余亩,还在邻村租地种植了200多亩,亩产高的达到了2500公斤。由于凤塘的水质条件、气候特征都非常适合荸荠生长,所以凤塘荸荠面红、皮薄、肉嫩、味甘,是荸荠中的上品。荸荠不易腐烂,村民近年大多是自产自销,并且一改原来只销“毛荸荠”的作法,采用“毛荸荠”与“肉荸荠”共销。稍作加工后,村民效益大增,现在每亩收入达到了3000元左右。曹国建是村上的荸荠产销大户,去年他种植荸荠8亩,全部自产自销,并且还在邻村贩卖了1万多公斤,收入累计超过了5万元。现在曹国建两个小孩同时上大学,靠的全是荸荠的收入,每年寒假,他都要带孩子们到陕西宝鸡销售荸荠。曹国建说,在宝鸡,尽管凤塘荸荠比其他地方的要贵一倍,但仍很畅销。凤塘村像曹国建这样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的产销大户有六七户,每年正月到三月荸荠上市高峰时节,村上在外销售人员有200多人。

凤塘村人讲究读书,在村里根本看不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或在家做农活的孩子,村民攀比的不是谁家有多少多少存款,而是谁家出了多少个大学生。据统计,村里恢复高考后,共为国家贡献了2个博士、4个硕士和80多个大学生。村里乡风淳朴,村民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建设自己的秀美家园。今年4月4日,村支部在一次村民大会上发动村民捐资修路,不到一个小时就募集了13万元。村里没有人买码、没有人吸毒、没有人打架斗殴,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和谐相处。

益阳赫山区凤塘小荸荠种出大名声

1056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