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产业吸纳醴陵过半农村劳动力
“醴陵有近50万的农村劳动力,其中有50%以上在二、三产业就业。”醴陵市市长冯建湘介绍,陶瓷、花炮是醴陵的两大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仅这两个产业就吸纳就业人员18万人,年发放工资15亿元。”
以产业为支撑培育新型劳务经济,一直是醴陵的努力方向。而事实上,提起醴陵,就不得不提起醴陵的陶瓷、花炮两大传统支柱产业。“这是两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我们具备竞争优势的两大产业。”
近年来,醴陵市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陶瓷、花炮两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它们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作用,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岸”,进厂务工,打造了一支特殊的产业工人群体。
如今,全市的陶瓷企业已发展到473家,规范化花炮企业逾500家。在2006年,陶瓷、花炮两大产业实现总产值120亿元,实现税收3.4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63%、46%;吸纳就业人员18万人,年发放工资15亿元,两大产业已初显集群“雏形”。
与此同时存在的是,醴陵的农民富了。在2006年,醴陵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927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一半。而今年1-6月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已经达到3161.0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613.96元。对于这组数据,冯建湘并不诧异,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中,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补充一句:“只有村民富了,这才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目标,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