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长流社区四措并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祁阳县浯溪街道长流社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第一要务,因户施策开展产业帮扶,优化发展环境,发展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富裕“长流”,幸福长留。
一是绿色发展 优化环境。近年来,长流社区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绿化造林,今年一季度,义务植树1800株,种植楠木、桂花等绿化大苗600余株,正规划建设长流旦杆山公园,城南公园,实现四季常青、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百米见园、生态宜居,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该社区距离县城1.5公里,素有拾荒专业村之称,之前因较分散,没有形成特色规模。为此,社区两委将从事废品收购的20多户村民都集中在一块,抱团经营,规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不仅给贫困户带来了工作岗位,还带动了社区二手车市场的繁荣,如贫困户陈平友以前在外面打临工生活没保障,村干部介绍他到拆迁场就业。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该社区充分还利用地理、物流等优势,发展服务型、庭院型、税源型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产业兴旺。
祁阳县政协文主席、党工委黄书记等领导现场指导长流旦杆山公园、城南公园建设
二是科学发展 筑巢引凤。社区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社区两委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机遇,整合项目资金170多万元,实施惠民项目10多个。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完成长流社区文化站立面改造和服务升级,实现文化设施配套全覆盖。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积分制管理,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社会环境好。并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凤回巢,引进企业落户、能人“回归”创业,能人陈二元、陈春龙等兴办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加工业,激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景观植物种植200亩,村集体以土地、人工入股,企业以苗木、技术入股,村、企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每年获得销售分红。
贫困户陈小保、陈春龙在扶贫干部帮助下走上了生态养殖之路,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是结对发展 脱贫致富。社区以企业和新型主体为龙头,安置贫困户就业200多人,依托现有的规模产业基地,组建成立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个贫困户至少加入1个专业合作组织,让产业收入占到贫困户当年总收入的50%。为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累计提供担保贷款350万元。七年前,陈春龙走上了养殖之路,没有场地、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在社区的帮助下,拓场地、修公路,授技术,现如今养殖事业发展的十分顺利,养殖规模场从最开始的20亩,已扩大到500亩,鸡苗也从7000羽,增加到现在的3万羽,养殖品种也逐年增多,年纯收入可达30余万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四是改革发展 科技振兴。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蔬菜、苗木、养殖等产业,选派优秀农民到省、县农广校、道县电商学校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他们学以致用成为致富能手。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带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实施土地“三权分置”,让土地“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该社区通过科学股改,为社区资产集体经营、个人持股受益,做到年年有收益、人人都受益,农民在家门口做股东,集体积累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递增率,预计今年集体资产总额将突破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