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 常宁西岭镇石山村:“六园”焕新颜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0-06-30 15:02  【字体:  

从2014年的“省定贫困村”到2016年脱贫摘帽、2017年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再到如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荷园、菜园、公园、果园、竹园、水上乐园”六园发展模式,湖南省常宁市石山村依托乡村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蓝天白云,骄阳似火,绿叶红荷。

常宁西岭镇石山村高慧摄

6月10日,记者走进石山村,仿佛走进了一处旅游景点。百亩荷塘中,万朵荷花竞相怒放;荷塘中间,几条红色木质游步道纵横交错;荷塘一侧,数百米的木质长廊古韵悠扬。与荷塘一条马路之隔的几个果蔬大棚里,火龙果树绿意盎然。

村里的宣传栏中,几张照片记录着石山村当年的破败:几间低矮的土坯房破壁残垣,摇摇欲坠,泥泞的乡村路坑洼不平。石山村位于常宁市东南部,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区,种植稻田几乎颗粒无收。因为地势高、多石头,故名“石山村”。石山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计371户1189人。2014年,年人均收入仅为2326元,村民们日子过得很艰难。村里的贫困情况让石山村村支部书记李伦玉夜不能寐。2014年,李伦玉牵头成立了石山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对贫困户给予扶持,鼓励贫困户和其他农户共同参与,促进村民收入增长、村集体经济增收。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下,石山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造了荷园、长廊、观景台、石山生态公园、民俗屋、幸福竹园等休闲景点和设施,还给近1000米长的沿街房屋重新“穿衣戴帽”,推进石山民俗古街建设,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增添了文化氛围,又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几年来,石山村相继建成观赏荷花园、生态果蔬园、石山地质公园、文艺展示和观赏园等景区。其中,150亩荷花园水上有荷,水下有鱼、有虾,休闲旅游、经济创收一举两得;60亩生态果蔬园、50亩百香果园、30亩红心火龙果园,则带动了乡村采摘游。

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高慧摄

据了解,目前,石山村年均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年均实现旅游创收1000多万元。全村已有59户229名村民脱贫,最后3户6名贫困户已达到基本脱贫条件,预计今年实现脱贫。提起这些年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李伦述感叹“恍如隔世”。今年55岁的他患有肾囊肿,无法外出打工、无法做重活,生活艰难。2014年,李伦述家被列为贫困户。从那年开始,村里优先安排他到合作社做临时工,从事修剪、保洁等工作,年收入有1万多元。2019年,看到前来游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李伦述租赁了村里的鱼塘,吸引游客垂钓,平时在鱼塘边上还售卖活鱼。垂钓业务开办至今,净利润达到数千元。60多岁的贫困户张照枋,2014年被合作社聘为临时工,年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这几年日子越过越红火。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石山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张秋生说,现在,村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周末每天能接待2000多名游客,节假日更多。大批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无渣生姜、尾参、枳壳、油茶等土特产的销售,2019年仅土特产销售一项就创收20多万元。张秋生希望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做好旅游规划,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比如,可以利用山体做攀岩旅游体验项目,利用现有的排水渠做漂流项目,策划摸鱼、采摘等亲子体验游活动,还可以在荒山上修建一些旅游民宿等。眼下,石山村正昂首阔步地向宜游宜居宜业的现代新农村目标迈进。

衡阳市| 常宁西岭镇石山村:“六园”焕新颜

1232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