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 农家兄弟携手,让梦想在广袤田野开花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1-03-19 15:29  【字体: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加大购置补贴力度;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前不久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农家兄弟段照、段誉更加坚定了在农村干事创业的信心。

他们是堂兄弟,段照年岁稍长,都是赫山区欧江岔镇欧江岔村人。

父辈的合作社需要我们,兄弟俩学成后毅然回到农村

2017年3月,正是秧苗下田时。段照给段誉打电话,自己把工作辞了,决定和他一样回到农村,在广袤田野上干出一番事业。2016年,段照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的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任工程师。岗位不错,又很有人缘。那时,段誉正在湖南农业大学植保系进修,是我省首批植保无人机优秀操作手中的一员,前程无限光明。

可2016年年底,兄弟俩的一次长谈,让他们的人生有了新的走向。

兄弟俩的祖辈、父辈都是种田的好手,在村里颇有声望,还办起了红胜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因为跟不上时代前行的步伐,近年来,经营有些艰难。“哥,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我对农业一直以来都有种莫名的热爱,从农村走出来,学成之后理应回到农村,合作社需要我。”很快,段誉回到了生养自己的地方。段照认真思考一番后,也下定决心和弟弟并肩战斗,让梦想之花在田野里绽放。

勇敢追梦者一路前行,他们要做现代农业的先行者

兄弟俩携手加入父辈经营的合作社,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议论,“好端端的工作不要了,难道要和泥巴打一辈子交道……”

兄弟俩淡然面对,开始了追梦之旅。他们仔细研读国家有关政策,在外考察学习三个月之后,找准了路子:打造合作社种植基地,通过稻谷加工、大米销售,来实现合作社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基地建设中,他们大力扩大种植面积,2017年年底,土地流转面积从原来的512亩扩大到了1568亩,选用优质稻品种,使用测土配方肥+有机肥,在增加稻田肥效的同时改良土壤质量。他们采用机插作业和无人植保机喷药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稻谷质量,打造绿色高效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他们与湖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结合,依托其科研团队力量,引进新型种植技术,如三一打印技术、水肥一体化无盘育秧技术,从而让优质杂交稻的种子成本降低了60%,又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他们在自筹资金的同时,还争取到了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修建了沟渠和机耕道路。“有了这机耕道,拖拉机可以开到田间,不需要像以往一样,靠人一担担把粮食挑回去了。”他们不断尝试,摸索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等模式,将不适合种水稻的烂泥田,改造成鱼塘,周边种上葡萄、桃等果树。

在大米生产与销售中,他们以生态为卖点,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的模式,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去年疫情期间,线上销量一再上扬。面对农村劳动力不足、现代农业机械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很多时候,兄弟俩自己上。他们学会了操作旋耕机、插秧机,会用无人植保机施肥、施药,还能开拖拉机。

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这一难题,他们到安徽宿州市灵璧县考察学习。回来后,与农业部门的领导沟通,决定在合作社基地成立赫山区秸秆回收和处理中心,进行稻草综合利用试验。目前,厂房已竣工,设备正在添置中。

梦想照进了现实的阳光,年轻人期盼有更大作为

反哺乡亲,带领他们一起奔富路,是兄弟俩不变的初衷。这些,正一点点变成现实。目前,合作社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拥有员工11人。平时在基地务工的,有30多人。遇到粮食收割等高峰时期,人数是平时的两倍。

他们还注重广大农户的效益增收,带领合作社成员对农户开展科学技术系统培训,从而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稻,形成示范效应。在农机服务方面,他们进一步探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2020年服务农户500余户,农机覆盖服务面积35000多亩。

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参加脱贫攻坚战,帮助本镇400多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益阳市| 农家兄弟携手,让梦想在广袤田野开花

1489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