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20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25-05-13 16:41  【字体:  

湘农业议字〔2025〕149号


沈容代表: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收悉。经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沟通研究,一并答复如下:

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完善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推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我们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稳步推进农民合作社能力提升。围绕“千亿产业”,大力开展农民合作社能力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社能力提升,2023年出台了《湖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办法》,对省级示范社实行例行监测动态管理,确保培优汰劣、扶持精准,鼓励引导产业、地域相近的合作社联合发展,打造区域带动和服务能力突出的联合合作样板,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合作社办公司,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强联合合作。鼓励以合作社为主体,推进纵向联社,组建联合社;推进横向联盟,建立产业联盟;推进多位联体,建立农业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或农户为基础的一体化新型现代农业联合体,进一步发挥合作社在经营体系中的纽带作用,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合作社+合作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主体紧密合作的高效经营模式。积极实施“万社联户”工程,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村集体创办合作社,通过托管代养、提供就业、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带动农民群众稳定增收。三是加强社企对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和省邮政集团密切合作,开发惠农担、农贷通等信贷保险产品,充分利用邮乐购、邮政快递等项目平台,共同促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取得较好成效。与中化集团开展合作,中化MAP在湖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与粮食主产区,以县为单位布局建设MAP技术服务中心和MAP农场。

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农民合作社培育工作。

一、继续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千员带万社”行动,鼓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农民合作社规范执行相关财务制度,健全盈余分配制度,依据相关会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支持家庭农场开展标准化生产,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继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奖补扶持力度,每年支持一批发展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

二、强化农资质量监管,确保合作社使用放心农资。一是强化质量风险排查。将农资产品纳入《湖南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湖南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部署开展“农资监管、质惠乡村”护农专项行动,紧盯春管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要农时,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的巡查检查,加大对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经销门店及网售农资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二是推动质量追溯建设。实施质量追溯“安心行动”,推广以“数字身份码”等质量追溯码为载体,对化肥等产品构建生产单位“源头赋码”,通过“码”上归集生产销售单位名称及地址、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明、影响产品质量的流向等质量安全关键信息,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提升农民信任度。三是严查质量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强化线上线下全链条执法和行刑衔接,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整治合力。通过强监管促发展,构建安全有序市场环境。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联合创新监管方式,推动农资质量监管向“主动服务”延伸,在末端发力、终端见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监管效能,筑牢农资质量防线,让广大农户享受到“农资监管、质惠乡村”护农行动成果。

三、强化品牌建设,支持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品牌。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品牌建设工程行动计划》(湘政办发〔2022〕56号),提出到2025年,培育300个左右质量过硬、技术领先、业绩突出、放心安全、社会认可,并体现湖南产业特色、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湖南名品,提升湖南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品牌培育为牵引,加快打造质量标杆品牌,全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2022年12月,印发《湖南名品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开展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评价活动。2023年,启动首届湖南名品评价工作,共评选出73个产品、服务、区域品牌,其中,农产品品牌14个,区域农产品品牌8个。召开首届湖南名品发布与推介大会,集中展示73个湖南名品,扩大了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2024年以来,我厅加强了农业品牌的产销对接,组织特色农产品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第25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织以农村合作社为代表的企业参加了吉林长春、四川成都、广西南宁、海南海口、湖北武汉、江西南昌等农业博览会和农业农村部组织的2024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京津冀、长三角推介周活动。此外还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组织了农产品品牌专题推介,助力湘品出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达到4033个,居全国前列。其中绿色食品3588个,有机农产品317个(全国第三),农产品地理标志128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6个,面积507万亩,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200个。我省优秀农业品牌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逐步由“卖资源”向“卖品牌”跨越,“农产品湘当好”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响亮。

后续,我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组织开展湖南名品评价、地理标志培育等工作,将支持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品牌,支持申报湖南名品,并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获奖企业宣传等活动,为农产品品牌推广搭建广阔平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强化教育培训,培育合作社领军人才。近年来,我省持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开展培育,将合作社带头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提升合作社带头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近两年已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560人。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制度,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扩大培育规模,提高培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精准遴选培育对象。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接,摸清农业职业经理人需求信息,建立培育对象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特别关注有意愿考取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优先纳入培育范围,为其提供更适配的学习路径。二是优化培训内容。根据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实际需求,设置农业经济组织管理、市场预测与决策、计划控制与调整、路演展示等课程。邀请农业管理专家、学者和成功企业家授课,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要点与技能训练内容,帮助学员在完成培育课程的同时,具备考取对应等级证书的能力。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资源,开展系统化、精准化、专业化的培训。组织开展兴农论坛、案例剖析、成果评审等活动,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培训效果。在线上培训资源中,专门开辟农业经理人职业技能证书备考专区,提供模拟考试、知识点讲解视频等学习资料;在线下培训中,适当安排针对证书考试的专项辅导课程,强化实践为主,结合技能证书与相关政策扶持,形成“培训-考证-就业-创业”闭环,提升农民职业认同感,为乡村振兴注入长效人才动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5年5月6日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20号建议的答复

33670496